美器重光:云南紫陶记

作者:茶眼看陕西 更新时间:2022-07-27 14:51 阅读:259

菊花开遍故城的秋三月,黄昏时提了“藏颐”茶箱,儒慧老师背了琴,一行五人攀上寂静的天缘桥。


四野寂静,南风薰薰。起炭、煮水瀹茶。“每当天空雨霁,状若长虹之下饮,而首尾之蜿蜒,则础牙鳞集,雁齿横施,矮若游龙,其形势之奇特,又为临郡增一大观。”喧嚣车马早已改道,古桥横卧在金黄之田野,记载着《天缘桥碑记》的石碑一半沐着金光,一半藏在暗处。


美器重光:云南紫陶记


天缘桥少见地引桥以S形设计,利益百姓上下方便。天野之下如游龙伏踞,上一次来天缘桥是夏末,桥下似有荷塘数亩,白莲隐隐。那日夕阳时趺坐观日,云气斑斓,美妙不可言说。《天缘桥碑记》“三水交汇,旧架桥以木,每夏秋淋雨时,集汹涌奔腾,其势难支。郡人傅翁、王琨倡议,劝众输金,兴工两载,连成此桥”。远古的建水碧波涟涟,数千年后的雨季依然得借助人力才得以架设桥梁,一方水土,好像自此安宁清宁,学风日盛,文人鹊起。背倚着五显庙的碗窑村人,也窥见文星闪烁;四围的山与泥,得了造化,在火中成陶,有金石声,有化成的文儒气。


第一次绘制紫陶罐是在2008年的夏天,西门外一座废弃的庙,大殿里只遗留下木格窗,地面堆着炼好的紫泥、白泥,后面两层的砖楼,是老友的工作室,工作室了藏着他仔细刻绘中的作品。我画了六只罐,到现在只留下一只抚琴者,那时开始习琴,大约是想着“手挥七弦,目送飞鸿。”早就忘记了其他五只画的是什么,烧好就送了各地的朋友。这些年与紫陶结缘颇深,特别是庚子年,几乎一年有半年时间在建水。看着儿时父亲为中茶公司定制的紫陶壶、盏,摩挲着祖母留下的民国时期的博古瓶,远眺碗窑村头黄昏的灿烂灯火,原来时光过得那么快。


美器重光:云南紫陶记


建水城越来越热闹了,越来越多的作坊,本土的人以此为业,外乡人因紫陶也不远千里来定居。老一辈的紫陶艺人把手艺渐渐传给弟子或子女,年轻的一代不仅学拉坯、修坯,也学美术学书法,陶坯上不仅刻绘着青绿山水、花鸟鱼虫,也有家国情怀;陶艺家的笔下不仅有八破残贴,也有源于纸本又更难和精微的彩填。


元代遗留下的青花瓷片和漫山古窑,在一步之遥处偶尔亮出光彩,尔后继续酣睡。


一陶一座城。


迎新


庚子冬月于一水间


(本文为《美器重光:云南紫陶记》一书序言。)


书名:《美器重光:云南紫陶记》


作者:王迎新 著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这是一本讲述云南建水紫陶的书。建水紫陶是我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建水城特殊的地理背景,文庙、学政考棚等民风民俗,建水制陶的源起、流变、现状,以及名品。第二部分,讲述了建水原生、富有的原矿泥资源、紫陶泥的特性及对比、装饰,以及老款上特殊的款识。第三部分,讲述了紫陶赏鉴的艺术价值分析、宜花性、宜茶性、紫陶的日常拓展创作、运用、打磨、工艺、艺术效果、美学价值等等。这是一本讲述建水紫陶方方面面的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目 录:


临安风物


紫气东来


朝阳门下的寻常巷陌


五显庙与碗窑村


古燃灯寺的佛和杨升庵的社火


碗窑村的青花陶片墙


珠明料烧制的云南青花


埏埴自良工


五色土成就的村庄


想起六舟和尚的锦灰堆


民国器作中的人情世象


平民汽锅和富贵烟斗


美器重光


拈花投瓶


紫陶的四大瓶形


香茗待瀹


一方水土


兰若九式


普洱熟茶与紫陶


清宫中的普洱茶事


吃普洱茶的壶和碗


值得借鉴的工夫茶冲泡体系


茶汤美学与紫陶壶


紫陶壶设计审美要素


一水间紫陶九式


宜家宜室


茶席上的紫陶


历史上的储茶罐


有恒湿功能的紫陶储茶罐


储茶罐设计审美要素


巧养活泉


紫陶储水缸


储水罐设计审美要素


小器大雅


紫陶文房器物


笔筒


水盂


墨床


炉瓶三事


香器


草木天真


紫陶盆器


兰花盆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