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郭。《大郭说茶》由福海茶厂出品,将和你一起度过有茶陪伴的时光。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不仅可以解渴、去腻,也可提神、清心。从古到今,喝茶这件事一直和生活息息相关。最近呢我正在看故宫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名为《历代茶器与茶事》的书,正好趁着热乎劲儿,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茶事和茶器的事儿吧。
茶的发展脉络在历代文献中都有很多的记载,早在隋唐以前茶叶就作为药物或食材来使用。历代的品茗方式,也从隋唐以前的药饮、解渴式饮法,发展到唐宋时期讲究的细碾点啜的喝茶方法和明清时期细煎慢啜式的品饮方法。喝茶的方式随着制茶方式的改变而各有不同,喝茶的用具当然也就随着相应变化。
从唐代开始,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煎煮茶叶。陆羽在《茶经》中对制茶法、饮茶法、茶器具及茶产地等做了详细的叙述,并且他把饮茶提升到一个精神层次的享受,而这也莫定了茶艺在唐代发展史上的地位。
到了宋代,制茶技术和饮茶方式更上一层,北宋徽宗时期“龙团凤饼”名冠天下,也是当时进献宫廷的贡茶。宋人将饼茶或草茶碾成茶末饮用,饮茶方式则改成点茶,就是将磨好后的茶粉放在茶盏里面,逐步加入沸水,同时以茶筅击拂,使茶汤产生汤花,茶粉与水相互融和再喝。宋代的饮茶方法讲究用茶、用水、茶器还有点茶技巧,使得当时斗茶的风气盛行,也促使了黑釉茶盏风靡一世。反正在宋代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市井小民莫不以斗茶为乐。
饮用饼茶、末茶的风气一直持续到了明代。明太祖因体恤民情,在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1391正式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就是不要再造龙团了,废除了制作耗时的饼茶,宫廷喝茶以茶叶为主。这个使得茶叶从制作到品饮方式都焕然一新。清盛世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都喜欢品茶,那个时候呀平民百姓也爱饮茶,茶已经成为了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茶器的巧妙自然是各有不同。由于唐代的时候,这个茶已经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了,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讲究饮茶的情趣了,因此,中国历史上的茶具那是件件高雅精致,不但富含欣赏价值,同时还有很高的艺术性。到中唐的时候,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大家会讲究茶具的质地,还会注意因茶择具,我喝不同的茶就使用不同的器具。这在《茶经·四之器》中有详尽记述。更有灰承、炭挝、夹、纸囊、碾、罗合、水方等多达28种泡茶器具,从生碳、煎茶、拂尘、量茶、倒茶、洗茶等器具应有尽有,每一个步骤都有玄机。
宋代因斗茶风气盛行,这个时候厚胎保温,透合衬托白色茶沫汤花的建窑兔毫盏以及吉州窑黑釉枯叶纹茶盏,广受文人士大夫喜爱。这些茶盏常于诗文或尺牍中被提及。北宋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专门写了“论茶器”,说当时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
明清之后泡茶方式成为主流,明清后的茶器相较于唐、宋而言,发生了比较大的变革,因为泡茶喝,这个时候茶壶跃升为茶器中的新宠,与茶钟、茶杯搭配使用。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明人品茶着重赏心悦目,白瓷茶钟便于观茶色、闻茶香,因而广受欢迎。如永乐、宣德甜白莲子茶钟或嘉靖白瓷暗龙花茶钟,釉色莹润,洁白如玉,这个是当时的极品。清代康熙以后,珐琅的制作技法纯熟,瓷胎珐琅彩茶器深受帝王喜爱。而清代流行的盖碗也是宫廷爱用的茶器之一。
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出,我国茶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它其实体现的是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技术水平和人们审美观点的变化。不知道正在听节目的你现在用的是哪种茶器?如果你有什么特别得意的精品,不妨拍个照在福海茶的公众号后台发给我,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我是大郭,我在大郭说茶,我们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