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口通商致闽南茶邦兴盛

作者:福茶之心TEA 更新时间:2022-07-29 02:06 阅读:217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武夷山的茶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僧道们培植的名茶已不仅仅局限于本县的富商巨贾或地方官员,许多外地茶商纷纷到崇安县开设茶号或茶行,将武夷茶贩卖远销至南洋及海外。


五口通商致闽南茶邦兴盛


五口通商之一的口岸城市——厦门马头茶叶交易


“茶市之盛,星褚为最,初容后,膛盈于山,拒届于路,负贩之辈,江西、汀州及兴、泉人为多,而贸易于姑苏、厦门及粤东诸处者,亦不尽皆土著”。衷干《茶市杂咏》记载:“雨前雨后到南台,厦广潮汕一道开,此去武夷无别物,满船春色蔽江来。”另据民国时期的《崇安县新志》记载:“五口通商后,则有下府、潮州、广州三帮至县采办而转售于福州、汕头、香港。”旧时(民国时期)武夷茶庄的经营者,依照乡土和方言的关系,主要分为三个帮派:


以闽南方言为准的茶商,包括漳泉所属各县及旅居潮汕的闽南茶商,称下府帮,代表性茶庄有集泉、奇苑、泉苑等;以潮汕方言为准的茶商,名潮汕帮,代表性茶庄有兴记、瑞兴等;以及由广东方言组成的广东帮。


三帮中,以“下府帮”势力最大。武夷山当地广泛流传一则“茶介鸟”的传说:有一个闽南小伙子到武夷山贩茶去新加坡,不料客死他乡,魂化为鸟,每年春茶时节便在武夷山中啼叫:“下府郎上”(闽南语)。意叫闽南茶商来收茶,春茶下山鸟也飞走,据云是去看各地行情、推介岩茶,山人美其名为“茶介鸟”。这则传说也反映了当时闽南籍茶商的普遍存在,并将武夷岩茶远销至南洋。


一些较有实力的闽南茶商在南洋各埠或设立分号,或设特约代理处。所需武夷岩茶,乃逐年于茶季开始时,派人莅至崇安,监督制造包装,茶季结束后,将茶载运至各该茶号所在地,称为“原庄茶”,极少就此发售,多数加以拼堆,即官堆,各茶号均有特立茶名如集泉之铁罗汉、泉苑之白鸡冠、水仙种。最为著名的有以下几家:


【1】.泉州张泉苑(泉苑茶庄)的“水仙种”


该号创始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创始人张白源,同安西塘人,到泉州胭脂巷设点摆摊,贩运建茶,后开略具规模的茶店。民国5年(1916),张伟人接任经理后,确立武夷水仙种的规格质量。为了适应


消费者喜爱陈茶的习惯,该号选用三年以上的武夷岩茶作为水仙种的主要原料,另加5%左右的“花茶”,是用新的武夷半岩小种作茶胚,以桂花或兰花窨制而成。该号还在武夷山购置青云崖和磊珠岩两个茶厂。民国9年前后,该号还和武夷山碧石岩、竹窠岩、幔云岩、弥陀岩等四个岩厂的主持僧签订长期包销契约,又于民国19年以银三万余元购买慧苑岩东厂。民国5—22年,泉苑茶店全盛时期,每年从武夷山运出岩茶平均400箱(每箱约35斤),在泉州库存保持1000箱左右,每年销货额可达18万元,其中武夷水仙种占80%。其价格分:锡罐装每斤16罐,售价银元19.27—11;纸包装每斤120泡,售价银元12元。泉苑水仙种驰名中外,尤为海外侨胞笃信,成为菲律宾等地华侨居家必备的保健良药。1956年“公私合营”后,厦门外贸部门仍然沿用“水仙种”商标牌号。


五口通商致闽南茶邦兴盛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2】.惠安施集泉(集泉茶庄)的“铁罗汉”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施大成在惠安城关霉梧街开设“施集泉”茶店,派其孙济候亲到崇安选购武夷茶,并购置刘官寨茶厂。至民国10年前后,是施集泉业务兴旺时代,每年营业额由3万元升到12万元,其中“铁罗汉”占30%。民国13年,施集泉以银元1.3万元购买慧苑岩西厂。据当年长期上武夷山组织货源的鲍书图介绍,他督制施集泉自有的刘官寨、慧苑西两个岩厂的茶,还要向武夷山的天心岩、天井岩、天游岩、磊石岩、幔陀岩、霞宾岩、珠帘岩、宝石岩、清源岩购买部分岩茶。另外,竹窠岩、碧石岩、弥陀岩、幔云岩在未被张泉苑包销前,也向施集泉长期供货。还特地向曹墩老农罗盛新预购“红梅小种”。民国10年前后,该庄每年从武夷山运出700一1200箱茶叶。


五口通商致闽南茶邦兴盛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3】.厦门杨文圃(文圃茶庄)的“各色种”


创办人杨文圃,泉州人,在厦门廿四崎项开设茶店,经营名牌商品茶“名色种”、“文圃小种”,每斤4.8元。杨文圃早年在武夷山经营的岩厂有桂林岩、玉林岩、碧林岩、桃茶岩、庆云岩、霞宾岩等。


【4】.漳州林奇苑(奇苑茶庄)的“三印水仙”


清嘉庆初年(1795),安溪人林燕尔流落在武夷山岩厂当雇工,后来购置幔陀峰、霞宾岩、宝国岩茶厂,积极开荒种茶,所产岩茶运至闽南出售。同治年间(1862~1874),其后代林心傅在漳州创立“林奇苑”茶店,专营武夷岩茶。清末在厦门设立茶栈,将武夷岩茶运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地销售。民国初年,再在云霄县设立茶栈,供应漳浦、诏安、东山等地。民国9~19年(1920--1930)处在全盛时期,每年从武夷山运出武夷岩茶和中低档乌龙茶、红茶3000多箱(约1000担)。在这段时间,林奇苑在厦门、漳州、云霄三处营业额每年达30万元,漳州批发和零售占70%。民国21年,“三印水仙”已成为脍炙人口、老少皆知的名牌茶。


五口通商致闽南茶邦兴盛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5】.漳州林金泰茶行的“老枞水仙”


清末民初,漳州林瑞苑茶店值武夷岩茶销路比安溪茶吃香之机,在武夷山经营霞宾岩和珠帘岩初制厂,并在赤石街设立精制厂,除收购岩茶外,也收购半岩茶,并开拓外销业务,在新加坡设立代理店。民国6年,继承林书国之弟林诗国在厦门设立的林金泰茶行,用以扩大外销业务,初期以武夷岩茶为名牌,标榜霞宾岩老枞水仙。林金泰茶行在星马一带具有百年悠久历史,一般茶楼酒家常把“金泰老枞水仙”作为福建乌龙茶的代名词。民国15年前后,林金泰茶行在星马处于全盛期,该行派员至武夷山加强收购茶叶。除岩茶外,还大量收购半岩小种(乌龙茶类),年收购400余担,运至新加坡、马来西亚销售。


五口通商致闽南茶邦兴盛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6】.厦门傅泉鑫(泉鑫茶庄)的“宝国名种”


民国9年以前,厦门傅木瓜每年春季随祖父到武夷山收购茶叶,贩运到漳厦一带销售。后来在仰光后街与一位华侨订立销售合同,由傅福仁到武夷山收购半岩小种,以泉鑫发记“宝国名种”为名,运到仰光销售。民国9~19年,每年平均销售1000箱,每箱银元2230元。该店在崇安赤石街设点精制“宝国名种”。后来,国外嗜好“大岩水仙”,傅福仁于民国14年前后在武夷山创设马鞍岩厂,大力垦殖茶园,广种水仙茶树,促进内外销售市场出现“水仙茶”热。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