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茶:宝庆桂丁茶

作者:茶道湖南 更新时间:2022-07-29 13:41 阅读:293

1、邵阳茶


源于舜帝、传于三国、始于晋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强于当代。


明朝四贡茶:桂丁茶、云山云雾茶、盐井贡茶、文仙贡茶。


上世纪四名茶:白马毛尖、都梁毛尖、一都云峰、金石翠芽。


2、桂丁茶


(1)史料记载


清道光《宝庆府志》记载:“宋宝佑年间(1253-1258),僧宝鉴披荆斩棘入此山中,睹石像宛然,知因缘所在,盘坐其中,不食不语,后有采樵者见之,感其神异,乃设供养,始开此洞,后僧坐化其中”。成为白云岩佛地始祖,尔后香火不断。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全国各地前来拜佛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白云岩古建筑群由妙音寺、毗庐寺、慈寿寺(已毁,无存)、牧云寺、关龙亭、会仙桥等组成。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宝庆府所属邵阳县贡茶20斤、武冈州24斤、新化县18斤,共62斤。占湖南贡茶140斤的44.29%。


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修《宝庆府志》末卷上摭谈载:“桂丁茶,出自邵阳白云岩,衲子采之,味微苦而香特清,酷暑以一叶入茶瓯,至隔宵不变味,其叶似桂,或以此得名。”由于品质特异,明初(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选为贡品,即史书所载邵阳县贡茶二十斤。一直到1912年才废止,上贡521年。


明末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茶品云:“金陵旧无茶树,惟摄山之栖霞寺,牛首之弘觉寺,吉山之小庵,各有数十株,其主僧亦采而荐客,然炒法不如吴中,味多辛而辣,点之似椒汤,故不胜也,而五方茶品至者颇多,士大夫有陆羽之好者,不烦种艺,坐享清供,诚为快事。稍记其目,如吴门之虎丘、天池山,齐之庙后、明月峡,宜兴之青叶、雀舌、蜂翅,越之龙井、顾渚、日铸、天台,六安之先春,松萝之上方、秋露白,闽之武夷,宝庆之贡茶,岁不乏至。能兼而有之,亦何减孙承佑之小有四海哉”。


湖南名茶:宝庆桂丁茶


(孙承祐【生卒】:936—985【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吴越王钱俶纳其姐为妃,因擢处要职。累迁知静海军节度使事。太祖开宝初入贡,授光禄大夫、检校太保、镇东镇海等军行军司马。以功真授平江军节度使。太宗太平兴国中,俶献地入宋,乃徙泰宁军节度使。雍熙二年知滑州,寻卒。)


古今谭概 汰侈部第十四“小四海”:孙承祐尝馔客,指其盘筵曰:“今日坐中,南之蟮蛑,北之红羊,东之鲰鱼,西之枣栗,无不毕备。可谓富有小四海矣!”


《茶疏》(许次纾(1549~1604),字然明,号南华,明钱塘人著)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浙之产,又曰天台之雁荡,括苍之大盘,东阳之金华,绍兴之日铸,皆与武夷相为伯仲。……楚之产曰宝庆,滇之产曰五华,此皆表表有名,犹在雁茶之上。”


明代谢梅林《过新化文仙山下》诗云:“一县绿荫里,江山似永嘉,丁男多过女,子粒半输茶。谢客宜为政,文仙即此家。纷吾多遯日,遂欲把青霞。”(辑自《宝庆府志》)。诗中盛赞全县绿树成荫、山水幽雅、茶品优良、成为输官贡茶。


(2)发展路径


禅茶→贡茶


(3)发展动力


政府推动:明永乐元年(1403年),肖歧第二次到宝庆府新化县任知县,“导之植茶,充贡赋”。八年后调任宝庆府知府,各县茶叶均得以大发展,到嘉靖三十二年(1543年),明朝廷在新化苏溪巡检司设茶税官厅一所,管辖邵阳、武冈、新化,额定发收茶税银三千两。按《明史茶法》所载隆庆年间规定,每引茶100斤纳税银0.38两,外可带附茶14斤计算,实际每年纳税的茶叶为9000担,产量应在一万担以上。


寺院发展:宋明之际修建了关龙亭、会仙桥,明初修建妙音寺(正殿、牌楼、左斋舍、右禅房、钟鼓二亭),建筑面积870平方米。耗资较大,香客增多,捐资者都要得一包开光的“桂丁茶”, 茶叶需求量急增,寺院僧人开始植茶,拒《邵阳市志》载:茶园面积50亩。至明末,又修建了毗庐寺(明末名僧怀素建)、牧云寺(始建于明清之际,相传为某豪门女香客所建,原有正殿、禅堂、斋舍、山门等)。


贡茶需要:每年20斤,相传为“雀口”( 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叶)制成“青茶”( 当地人称“绿茶”为“青茶”)。


(4)贮存包装:


贮存: 陶罐, 下放2/3新木炭, “皮纸” 小包(1斤/包).


外包装:杉木箱,内包装:布袋,小包装:“皮纸”。 杉未箱内下放一半体积新木炭。


(5) 运送进贡:


规定每年谷雨后十日派专人起运,限五十九日送到南京礼部。清代改为送达北京。因资江滩多水急,解送船只多有翻没,贡茶漂失,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就改为折算银两,由湖南藩台统一上缴。


(6)消声失传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将贡茶改为折算银两后,贡茶生产仍保留了下来,到清咸丰四年(1854年)粤商来湘传授制红毛茶技术,桂了茶也开始加工红毛茶,但未进贡茶叶,仍用银两。民国元年(1912年)取消进贡后,贡茶生产停止,连年的战乱,寺院香火惨淡,需茶量减少,茶园荒芜,桂丁茶也从此消声失传。。


上世纪的1967年毗庐寺佛像被毁,玄堂被拆,关龙亭被拆毁,石龙坠于溪涧中,会仙桥也遭到部分破坏。僧人变农民,寺院空无人烟,桂丁茶彻底消失。


(7)重现人间


2014年,我调市农业局经作科工作,即着手进行全市茶产业情况调研,在撰写《调研报告》时,用了较长篇幅写邵阳茶叶历史,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了桂丁茶,并关注了“味微苦而香特清”、“ 至隔宵不变味” 的品质特征,开始关注“桂丁茶”。


2015年,湘林集团杜邵龙教授有意进入茶行业,我给推荐了“桂丁茶” 和“文仙茶”, 并进行了现场察看,但没有最终确定。


2016年3月,市农业局周响亮副局长组织经作科和市农科院旱作所的我、柳富炎、邓志广等人对“桂丁茶” 进行了首次实地考察,发现了大量野生茶。8月,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在省茶叶学会微信群中询问桂丁茶,我将情况回复,刘教授高度关注。


2017年4月,我同经作科信和文、市农科院茶科所唐瀚等再入白云岩景区,按照资料记载的“其叶似桂” 寻找鉴定出“桂丁茶” 单株。4月,由湘林集团组织专人采摘一芽一叶,在邵东昭陵茶业、新宁石河茶业、隆回大东山茶厂制成绿茶样品送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审评与检测。受到刘仲华教授的高度评价:“有优雅花香”。 随后湘林集团注册登记湖南兴盛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发桂丁茶。


作者:易祖强(邵阳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邓放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