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紫砂壶的特点以及误区(明清老紫砂壶特点)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2-07-02 00:11 阅读:204

明清时期,因饮茶方式、饮茶趣味、茶叶种类的不同,紫砂壶有着容量大小、器形高矮之分。从器形大小上看,大体说来。明万历以前,多为大壶,万历以 后,壶形日渐缩小。被奉为紫砂壶鼻祖的供春所制各式壶均为大壶;万历年间的一代制壶大家时大彬在早期时专仿供春,所做多为大壶,后在他游娄东与著名的文人王世贞、陈继儒结交之后,“闻陈眉公与琅砑、太原诸公品茶之论”才突破樊篱,改作小壶,这与“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且自斟自酌, 愈小愈佳”的文人士大夫的饮茶风气有着重要关系;@以后至徐友泉、陈子畦、惠孟臣等皆长于制作小壶。像惠孟臣制作的小圆壶就是华南一带喝“功夫茶”所用的 水平壶的前身。就细节而言,紫砂壶得出水眼有独眼、网眼、和半球体滤孔几种形式,这通常因饮茶习惯的不同而不同。


明清紫砂壶的特点以及误区(明清老紫砂壶特点)


另外,明清紫砂壶造型式样的变化也体现了制陶人勇于求变的设计思想。比如前面提到的康熙年间的陈鸣远,他力变明末的筋纹器形,从寻常生活寻找创作思 路,以自然形体人壶,开创了宜兴紫砂壶的一个重要品类“花货”。在清朝的乾隆年间,紫砂壶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筋纹器和花货器形极为丰富,制陶人和参与制陶的文人名士不安于现状,极大的拓展了紫砂壶的形式和内涵。一方面由于需要在较空阔的壶面上刻画题咏,“光货”类壶型就变得渐趋简单明朗,另一方面造型取 材也更为广泛,制作了取材于自然现象的“却月”、“饮虹”等壶型。了解了明清紫砂壶的特点,对于判断真假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收藏过程中,更要注重购买误区。


关于明清时期的紫砂古壶存世量极为有限,且多为博物馆收藏,其中部分器件的真伪也有待进一步考证。目前对明清老壶,收藏者存在三个常见的误区:

1.越老的茶壶,造型、制工、泥色越完美的观点,是不符合紫砂历史发展规律的;明清老壶,从总体上说,泥料的质地和技艺功夫,是“明”不如“清”。

2.从市场情况看,明、清老壶多为国家和集体收藏,市场上很有流通,假货赝品居绝大多数,如确属真品的明代老壶,价值较高。

3.由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仿古之风盛行,一些古董商利用当时比较稀缺的古籍、图谱和古器的独特资源,聘请高手防作,真赝混淆,因此,明清古壶远非一般收藏爱好者所能判断和鉴别,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气力,往往事倍功半。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