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茶叶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一种茶像普洱茶一样被解说得这样复杂,形成许许多多的概念。生茶、熟茶、新茶、老茶、中期茶、拼配、纯料、大树、小树、古树、高杆、单株、易武、布朗、老班章、冰岛、薄荷塘、号级、印级、干仓、湿仓……在众多的概念中,茶商、茶农、茶人、茶客、专家、大家各路人马互相博弈,争夺话语权,有点战国七雄,百家争鸣的味道摡念也越来越乱。
云南晒青毛茶始于何时?做为普洱茶早期传播人台湾的邓时海先生,说普洱茶在周代就有,并借《华阳国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着乎《尚书》…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至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华阳志一书中提到的巴蜀之师,濮人等也被证实为云南少数民族,也就有了"云南在周朝贡茶"之说。唐代樊绰《蛮书》载:“扑子蛮,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
“扑子蛮”即“濮人”,布朗,即为蒲蛮,传说为最早驯化栽培茶叶的民族,主要分布布云南西双版纳的勐海、景洪和普洱市的澜沧、墨江以及临沧市的双江、永德、耿马、云县等地。这些地方都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也是云南为茶树发源地的一种实证吧。
无论是巴蜀贡茶还是云南贡茶,都是要采摘后晒干,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白茶工艺。云南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应用历史也很长,制茶历史则要短得多。唐朝樊绰言:茶出银生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不但说明当时云南少数民族没有掌握制茶技术,同时采摘、制作都没什么方法,只是象中草药材一样晒干保存。
唐宋时期,整个茶叶行业,都没有揉捻工艺出现。所谓“西番之用普洱,已自唐时”的说法,更多是后人记录。当时制茶工艺,只是为了运输,存放,把鲜叶采摘、晒干即可。
明朝平定云南后,实施"军屯"、“民屯”、“商屯”三种移民政策,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带来了中源文化,也带来了汉文化先进的蒸青团茶制法。明万历年间,《滇略》记载:“滇苦无茗,非其地不产也,土人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即成而不知烹瀹之节,犹无茗也。”普茶首次出现,方以智《物理小知识》载:“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明确提出了“普洱茶”之名。
普洱茶由地名而得名于明代,明代大量的移民名进入云南,云南茶叶的制作技术得以大力发展。从而也为普洱茶兴盛于清代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古普洱的地方一至到元朝末都没有单独设府,也就没有"普洱”地名,到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起用“普洱”为地名。因而在普洱茶界,把普洱茶说成在周朝就有,或者起源于唐,兴盛于宋都有点形而上学,经验主义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