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喝茶,用茶说话。
前段时间,由云南普洱茶叶协会组织的2018普洱茶核心文化高峰论坛在西双版纳召开,会议中有我比较喜欢的吴疆老师,当然会议的内容中涉及了一个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问题,会议报道说,百年的普洱茶滋味是越来越淡的,并不是越陈越香,这样的话对我而言还是持有怀疑的,因为目前来说我有一砖,存了有50年左右,没有仓味,有越陈越香,原料台地拼配,仅此一片。古书也是有普洱茶的越陈越香记载的。
今天就用一句话来说说什么是普洱茶,符合历史意义以及现代广告宣传效果的云南茶叫做普洱茶,其中包括了“越陈越香”。你说我乱说,可以,普洱茶无采造之法,这是谁写的,那么请把这本书烧了,如果没有越陈越香,请制定合理的回收机制,而不是排号,把所有存茶的,有品牌编号的,可以证实溯源的品牌茶等按照应该有的价格原封不动的做回收。这样相信普洱茶市场还是有一定信誉可言的。
回到现实中我们理性分析普洱茶:
从市场来说,普洱茶需要高高在上,也需要亲民,这是对的,任何六大茶类都是如此。目前,江南喝绿茶,东北喝花茶,福建青茶,四川喝黄茶,普洱茶的市场在哪里?
从养生来说,普洱茶说养生怎么通过喝体现?很多人喝普洱茶可是没有喝出效果的,只是个心理安慰罢了,而目前白茶市场是有效果的。更多的人喝普洱茶是吹历史和山头,彰显高大上。
从科学来说,没有越陈越香,越来越淡了,跟绿茶有什么区别?这跟保质期的变质发霉有又怎么分?与生茶老茶的后发酵的区别在哪里?都有微生物和细菌,湿度温度参与,控制点在哪里?有人说老茶内含物质少了,所以无法越陈越香,那么科学有守恒定律,他是转到空气了还是转到茶叶上了?是大家没有发现还是大家认为就是这样了?有守恒定律还有不守恒定律,那么这个不守恒的细微差距在哪里?请各位专家给出真正的答案。举个例子,曾经有人说茶气是苦涩,这是霸气的体现,后来有人说古树由于根部深,茶气足是吸收了有人参物质“锗”元素的关系,现在又有人提出,茶气是有活性酶的参与,这些都是源于我们的认知提高了,越陈越香的秘密在于哪?他是原料,工艺,存储整体的一个体系,并不是单方面的,目前来说,我这里只有一砖,没有仓味,存了将近50年的台地是有越陈越香的。还有20年的老茶,也有,只是原料都一般,但至少都可以越陈越香。
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这样的普洱茶才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