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8-03-14)上午10点外出。到一个人店上。
他一个人在喝生茶。我进去,顺手给我倒了一杯。
我说好爽,苦涩得我精神抖擞。我问,这是什么的茶?
他说是他们老家凤庆和平村的古树茶。棵棵有腰那么粗。
我说,这茶我实在下不了口。
瞧了一下盖碗,他投茶量又大。整个茶开始时苦涩交加。难以入口。但稍过后,却又一口回甘,生津不断。这其实是个不错的茶。
但问题是我还是喝不下啊。到口腔这个过程对我而言。刺激度太大。
我这样天天喝茶的人都感觉喝不下。
一是我功力确实不够,这是正话,有些茶我现在还接受不了,
二是泡茶有问题,投茶量随意
二说明这些茶的接受度出问题了。
他说,他有几个客户就喜欢这个味道。他每天最少一个人要喝一泡,有人时,当然要喝得更多。我服你。
只喝了一小杯半,第二个喝了两个小口,实在喝不下。我投降出门了。
午2点
去某一人茶店。他说刚好帮他试两个茶,他客户喜欢这种风格。但不知道是哪里。
他说他认为偏向于临沧的茶。因为涩的问题。
第一个,第三泡就确定其实是季节不好的茶。
整个的茶涩很突出。但这不是某个茶区的问题。这是季节方面的涩。和某个茶区无关。
从隐约最后的一点香气方面判断是勐库。
当然,回甜也有。
我说:这是绝望之后的甜。如果没有这个甜味的话,基本是树叶了。
第二个,季节是不错的。明显的勐库茶
朋友说二春,我偏向头春。
其实很多季节不好的茶很难去判断区域。因为这个时候地域特征不明显。如果从这个理论上说,季节不好的茶,谈山头意义不大。可能很多人会反对。反正我自己也不知道对不对。
今年过年后喝的第一个茶就是个大品牌的老茶。有很多期待,和勐库的第一个茶风格很像。时间虽然久远。但也是涩得不想再喝了。20年时间,依旧无法改变什么。
今天的勐库的第一个茶的涩和第二个的涩是有本质区别的。很多人分不清这个。让临沧茶背了这个锅。
凤庆的那个茶的涩如果存放数年退去,将会是很好的茶。只是这个过程太长了。基本在新茶阶段就将这些茶排除了。
我想起去年某个朋友在8月去老班章。他客户让他帮买点30公斤老班章。口头上说,让他帮决定,回来后一定会给钱的。
但拿回昆明后试茶。没有成交。最后朋友自己卖。虽然交易过程中有信任和交付的各种诚信问题。其实这事,我反而能够能够理解他的客户。
3000多的茶对应到雨水的老班章。这个落差会很大。高价茶30公斤价,朋友应该将优缺点明确表达或判断。而不能简单跟顾客说春茶时是10000块,雨水茶只要3000元,所以值得大量入手。
殊不知。如果控制得好。300元的春茶是会达到3000元的雨水茶效果的。
同样可引申到其它名山上。
希望茶友和茶商们理智一些。 为茶客珍惜点钱。而不是为做一个茶而做一个茶。
本文文字为带剑行者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带剑行者,十年医药人,八年普洱茶人,大臻普洱茶大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