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赫赫有茗,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茶知识。
#香港回归25周年#7月3日,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筹备多年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至此香港市民也能在家门口欣赏到故宫文物珍品,近距离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
据悉,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展出900余件故宫文物,而在众多文物中有一件引起了我的关注。他就是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并列为第一的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卷。
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卷
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卷
《兰亭序》应该是无人不晓,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的一次著名文人雅集“兰亭集”上为众多诗歌做的现场题序。
《兰亭序》不仅因其“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造诣被后人记住,更因其记述流觞曲水一事,抒写了王羲之的人生壮丽感慨而被后人敬慕,这其中就有唐太宗李世民。
明 文徵明《兰亭雅集》
唐太宗对王羲之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而这《兰亭序》的真迹来源却上演了一出鸿门宴。
《兰亭序》是怎么落入唐太宗之手的?
这出鸿门宴是酒宴还是茶宴?
宴会被画到了哪一幅画中?
这些问题,我将带您一一揭晓。
《兰亭序》如何落入唐太宗之手?
根据唐代何延之《兰亭记》所纪,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高僧智永手中,智永圆寂后,又传于弟子辩才和尚。辩才得序后又藏在房梁暗格上。
唐贞观年间,太宗喜欢书法,酷爱王羲之的字,却因得不到兰亭序而黯然神伤。后面听说辩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辩才,可是辩才却说见过此序,但不知下落。太宗向房玄龄求方法,经房推荐,派监察御史萧翼前往智取。萧翼假扮普通人,带上王羲之几幅杂帖,慢慢接近辩才。辩才见此人见识颇凡,又有王羲之真迹,实属难得,慢慢两人成了挚友。一次在谈论王羲之书法的过程中,辩才拿出了兰亭序真迹,萧翼故意说此字不是真货,辩才信以为真将序随便放在书桌上。
一天萧翼趁辩才离家后,借故到辩才房间取得兰亭序,然后连夜赶回长安,唐太宗见到真迹,龙颜大悦。后唐太宗召见辩才,以欺君罪差点让其下狱,但念辩才年事已高就没有实行,但辩才因为惊吓过度,第二年就圆寂了。
这就是“萧翼赚兰亭序”的故事,唐代已经家喻户晓。除了古籍中经常见其身影,一些画家还将其画了下来,为我们重现了当时萧翼赚兰亭序的图景,其中还有一幕鸿门宴。
《萧翼赚兰亭图》中的鸿门宴
上:唐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局部,北宋摹,辽宁省博物馆藏
下:唐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局部,南宋摹,台北故宫博物院
《萧翼赚兰亭图》就将萧翼前来辩才和尚处骗取《兰亭序》的鸿门宴画了下来。
《萧翼赚兰亭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绘画,原本已佚。现存三本宋代摹本,北宋摹本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上),南宋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下 ),还有一本宋代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前两幅都描绘了小型寺庙茶宴,最大的区别是北宋右侧是一僧、一文人及一童仆,南宋右侧是两僧人一文人,还有就是左侧煮茶的不同。
我们重点来看南宋摹本。画面描绘了儒生与僧人共同品茗的场景,右侧两僧一儒,似一边在谈佛论经,一边在等待香茶奉上。
老僧辩才面目清静,手持拂尘,坐于藤椅上前倾其身,正侃侃而谈。萧翼恭恭敬敬,袖手躬身坐于长方凳上,正凝神倾听,但其实此刻他在想:我就让你讲,等你讲high了我再提兰亭序。眉眼间藏不住“心机”。而中间的僧人正用眼神盯着萧翼上下打量,心想:你到底是什么身份?三人形成三足鼎立的画面,颇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感。
而从茶事的庄重可以看出,萧翼这是第一次来访。
《萧翼赚兰亭图》局部
画面左下角一老一少两个侍者正在煮茶调茗的场景,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茶宴不是酒宴。画中布置了一组唐人煮茶的茶具。地上放着茶床,也就是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提到的具列,其作用是摆放茶具。茶床上放着茶碾、茶盏托和一个盖罐。茶床边有一老者正坐于藤编垫子上,前面放着一茶炉,上置茶铫。老者正用心煮茶,手执茶夹搅动茶铣中刚刚放下的茶末,一旁的童子正弯腰捧碗以待。这是煮好茶要奉上的样子。
《萧翼赚兰亭图》局部
写在最后
《萧翼赚兰亭图》也是迄今最早的茶画,将这出别有心机的鸿门茶宴刻画得入木三分。
后人有说萧翼是个小人,为骗取兰亭序欺骗辩才感情。也有人说辩才是自食其果,唐太宗作为皇帝想得的东西你藏也藏不住,萧翼只不过是靠智慧赚取。你说是“骗”还是“赚”?其实大家可以站在不同角度来解读。
我一直觉得看古画,读历史,除了亲历历史,评价故事还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为我们当下生活带来启发。希望你也可以到各大博物馆中近距离感受,将会另有所获。
好文推荐:
梦华录“夜宴图”与《韩熙载夜宴图》有啥关系?皇帝监控下的摆烂
梦华录中让你垂涎欲滴的果子,真的是宋代茶点吗? 有钱有闲的唐宋上流阶层还有品!看茶宴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