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兴于唐,盛于宋”。虽兴于唐,但茶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却是宋朝。
在宋朝,喝茶可谓是“全面普及”的状态。今天我们就一起好好聊聊,宋代的饮茶风尚是怎么形成的,看看茶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代是怎样的。
宋朝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该朝代的宏观国策是:崇文抑武,这就使得宋朝有着庞大的士大夫(文官)群体。
文官得势,自然是不打仗了。不打仗,当然要发展经济,随着宋朝经济的繁盛,也带动了喝茶的热度。在当时社会,士与民皆流行着饮茶的风尚。
《清明上河图》局部 反映了宋代经济昌盛的景象
既然是茶文化,首先得有茶。
宋朝时期,我国人口首次突破1亿大关,劳动力和消费能力也随之提升,茶叶种植得到进一步扩大,流行于全国。
宋朝的茶文化是在唐朝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有了新的特色。新的饮茶风尚在宋时逐渐流行,并融入了世俗文化之中,以此造就了宋朝繁盛的文化局面。
点茶法
唐朝兴起的饮茶方式是煎茶法,不过在历经中晚唐时期和五代十国的消磨,到了宋朝已经趋于没落。
宋人流行起了一种新喝法,"点茶法"。
点茶就是将茶饼碾成粉末状,然后倒入茶碗,再用沸水冲泡,再用工具(茶筅xiǎn)搅拌均匀,这样一种新的方式被后世称为“点茶”。
没错,宋代的喝茶方式与现代大有不同,宋人并不是直接冲泡茶叶的,而是:茶叶-茶粉-冲泡-成汤,而我们现在流行的"泡茶法"则起源于明代。
“粗茶”之说
"粗茶淡饭"——一个和点茶法息息相关的成语。我们只听过粗粮,何来粗茶之说呢?
由于老百姓家里的茶叶品质比较粗劣,用点茶法碾出的茶粉比较粗糙,导致喝的时候可能会有点割嗓。因此百姓在招待客人的时,说这是“粗茶”,是希望客人别介意。
茶筅xiǎn
皇帝宋徽宗还曾写下《大观茶论》,对点茶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有了“皇帝钦点”的加持,点茶法逐渐成了宋朝的最新潮流。
点茶法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工具,主要有砧椎、茶碾、茶磨、茶研、茶臼、茶匙、茶筅、汤瓶等。也许你会觉得,喝个茶至于这么麻烦吗?但在宋朝,这就是寻常百姓们的生活。
南宋《撵茶图》
时至今日,宋朝的喝茶方式无论是从观赏性还是文化层面来说,都是一种极致的“美学”。
“美学”的延伸
斗茶之风
都知道宋代流行“斗茶”,上至朝廷大夫下至市井小民无不好此。只要有空,都喜欢坐下来,摆上茶具,煮水点茶,看谁茶艺高。
斗茶时,邻里街坊皆争相围观,就像现代球迷们围观看球赛一样热闹。
他们斗茶的地点,一般是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或者是有些人家比较雅洁的内室或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斗茶的人各自拿出自己压箱底的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一较高下。
建盏之盛
而说到斗茶,就不得不提“建盏”。
宋代盛行斗茶,所用茶具为黑瓷茶具,产于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等地,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的建窑盏,即著名的“建盏”。
建盏不仅受到文人的推崇,还受到皇帝的喜爱,宋徽宗就是一位典型的建盏“发烧友”。
宋徽宗
宋徽宗因为“不务正业”,所以算不上是一位合格皇帝,但他绝对是一位颇有造诣的艺术家。独创瘦金体、写下《大观茶论》,在文化领域在众多帝王中也算得上是独领风骚。
其中“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更是肯定了建盏的魅力。
别的皇帝赏赐官员都是金银珠宝,而宋徽宗则是不走寻常路,“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一言不合就赏建盏。
这王公贵族喜欢什么,民间就喜欢顺势而为,随之大量生产建盏。再加上名士上流的推崇,建盏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使用价值。
宋时茶馆
唐朝时期,饮酒之风盛行,人人都跑去开酒馆了。而在宋朝喝茶这么火,也很大程度地促进了茶馆的兴起,都是与时俱进的。
北宋
在北宋的开封城内,茶馆遍布其中,商业经济最为繁荣的大相国寺茶馆更是鳞次栉比。《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
除了茶馆之外,此时有了一种颇为有趣的现象,大街上出现了提着茶壶叫卖的商贩,挑着茶担或者推着浮铺,走街串巷,这些人还往往会为顾客传讯捎物,服务非常周到。
这种“地摊”现象成就了各式各样的移动茶馆,喧闹的都城,一直要到很晚,才会归于寂静,由此可见宋代之繁华,茶风之盛行。
南宋
而到了南宋的临安城,茶馆又“进化”了。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不同的茶馆有了不同的功能,读书人和官员去的茶馆叫茶肆,商人聊生意的茶馆叫市头,还有借茶坊之名所开的妓院,叫做花茶坊或者水茶坊。想不到吧,原来风月场所也有如此风雅的时候。
当然,除了经济繁华的都城,地方茶馆也十分普遍,茶客熙攘。在宋朝,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承载着文化的符号。
"禅茶一味"
什么意思?其实是宋朝时期茶文化与禅文化结合,衍生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既然说宋朝饮茶之风无孔不入,在寺院禅门中也不例外,焚香、煮茗都是佛门的必修课。
僧侣戒酒肉,不喝酒不吃肉,茶成了僧人为数不多的消遣。佛门中人以茶待客,以茶礼佛,以茶参禅,亲自种茶,茶文化就此与佛教紧密相关。
对于整一部宋代的饮茶史,我们完全可以用欣赏艺术的眼光来回顾,这些饮茶风尚本身就是一种“美学”,时至今日,仍在在艺术领域里被不断复刻…
参考资料:
《宋史•地理志》
《大观茶论》
《东京梦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