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随出口贸易的发展,武夷正山小种和工夫红茶的生产和销售量远不能满足西方及俄罗斯的要求。于是比小种红茶的制法较为简单的“闵红”三大工夫红茶始得大量发展。早年已有生产“工夫红茶”的为武夷山(崇安县),“崇安工夫主产地为武夷山市的下梅、上梅、五夫及汾水关、大安、小浆一带”。18世纪中叶后,福建闽东北距武夷山较近的茶叶生产区,为应需求大力发展“工夫红茶”的还有武夷周边县。19世纪中叶发展到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省。
据1949年出版的威廉、乌克思著、吴觉农等翻译的《茶叶全书》记载,19世纪的中国红茶分为两大类,即华北工夫茶与华南工夫茶。华北工夫茶为英国当时盛行的早餐茶,产于湖北、湖南、江西及安徽,代表有祁红、宁红与宜红。其中祁红色浓味厚,有馥郁的香气;宁红外形秀丽,色黑,汤色鲜红诱人;宜红条紧,汤色、香味均较好,但有时捎带烟味。
华南功夫茶主产于福建,代表产品有坦洋工夫、政和工夫和白琳工夫。《茶叶全书》称,坦洋工夫滋味浓厚、鲜爽且有刺激性;政和工夫常被视为大叶工夫红茶中之最优等者,香味极佳,汤色鲜红;白琳工夫条索细紧,是中国红茶外形之最佳者,汤水鲜明而芳香。
自清乾隆22年(1757年)闭关至清咸丰三年(1853年)福州开港之前,闽北诸县(主要为政和、崇安、邵武、沙县),还有闽东的福安、古田等县产制的外山小种红茶,均汇聚于崇安下梅,再由人工运往江西铅山河口,或再加工包装后水运到广州十三行,出口西方欧美;另一条路运往汉口转河南、山西贩运恰克图俄蒙边界。1853年,福州等五个口岸开放通商后,英人等西方商客及广州十三行的买办,大批涌入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等靠近福州、厦门、汉口、上海、宁波等港口的茶区,有的直接发展红茶采制加工生产,有的予发贷款予订合同,大量采购运销红茶等,他们绕开广州,直接往临近的口岸,将茶叶输往外国。当年,最靠近福州的“闽红”三大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的产区,生产急速发展,产区不断扩大,诸如“坦洋工夫”红茶,从福安县扩展到周宁、寿宁、霞浦、拓荣等县,原宁德县(今蕉城区)天山茶区亦有产制部分“天山红”。福建成为当年工夫红茶生产量和销量最大的著名茶区。18世纪中叶前后,中国工夫红茶从武夷山、亦推广到江西铅山一带,称为“河红”。19世纪中叶又传到江西宁州,为“宁红”、湖北宜昌为“宜红”、湖南安化为“湘红”、安徽祁门为“祁红”;还有浙江杭州的“九曲红梅”以及台湾红茶。发展到20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叶,又产制有云南的“滇红”、四川宜宾的“川红”、浙江绍兴等地的“越红”、江苏的“苏红”等。至21世纪初,又产生有红茶新品,如福建武夷山的“金骏眉”、“银骏眉”、宁德市蕉城区的“天山红”、安徽东至县的“红牡丹”、广东“英德金毫”、河南“信阳红茶”、四川“红贵人”台湾花莲“蜜香红茶”等高级工夫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