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岩茶的茶友,对"返青"这个词应该都不会陌生。
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一些茶友问返青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返青呀?
什么样的茶才算是返青了?返青的岩茶又要怎么处理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返青”。
返青都有哪些现象?
首先对于返青的认识,我们要先从岩茶如果返青了,会是怎样的表现。
当你喝到一泡岩茶表现为强烈的青涩味,青叶的味道扑鼻而来,且购买时的香气减弱许多甚至消失殆尽,严重的可能出现陈变,这个现象就可称为返青。
侧面来说返青可以体现岩茶做青工艺不到位的现象。
大多数茶刚焙火结束成品上市时,表现都是不错的,不会存在青味、杂味。
但是我们都知道茶叶是一种“会变”的茶品。
不止武夷岩茶,大多数茶类都会出现这个情况。
不同品类的茶都会有个最佳品鉴期,比如绿茶要抢鲜,隔年的反而不好喝。
个人认为其实用保质期来界定茶叶是不太准确的,如果用“最佳品鉴期”会更为恰当。
因为茶叶和白酒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存在过期这一说法的,这不是“能不能喝”的问题,而是“好不好喝”的概念。
为什么会出现返青
其实返青这件事情,也是有真假之分,很容易让茶友们被误导。
而返青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工艺不到位造成的,这也是“真返青”(真正意义上的返青)。
有些陈放了一年以上的茶,由于做青的过程中青叶走水不够透、发酵不够到位,青叶里的青味去除不完全,随着火气的消褪,会出现返青现象。
所以,资深的茶师都知道青要完全做透,摇青、走水、发酵都要到位,把青味完全去除,才能达到传统工艺的标准,最大程度保证茶叶不会出现返青。
茶友们常遇到的返青也有可能是“假返青”。
有些茶友在喝到陈放了一两年的焙火较轻的茶。
茶汤的滋味感不够(这也有一个可能是和茶友茶龄的增长以及品茶水平增长、口感加重等因素也有关系),且感觉汤水里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认为这就是返青了。
其实这是“假返青”,是感觉这泡茶喝着不够过瘾,焙火轻的茶本身就是以香为长。
相比焙火较高的茶来说又更容易掺杂进杂味,因此随着陈放香慢慢褪减,水里的滋味感不够的同时有些许杂味,这其实不是真返青,是我们常说的“假返青”现象。
但是我一般还是建议茶友,如果喜欢喝香型的茶,在有限的最佳品鉴期内尽量尽早喝掉。
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钱包或是送茶人的情谊,就记住一句简单的“口号”:求香有风险,记得快快喝。
返青现象怎么处理
准确来说由于工艺不到位的返青,是无法处理的。
焙火只是能压制青味,并不能去除青味。
也就是说即使咱们遇到了真返青的茶想再进行复焙,除非是让茶叶“炭化”,强制去除青味。
可以说焙火是不能解决茶叶返青现象的,能影响的是茶叶返青现象出现的时间长短,也只有做青环节能决定茶叶是否会返青。
遇到“返青“茶,常规在家该如何处理呢?
一般茶友在判断茶叶有返青现象时,是无法直接处理的,不能像古人那般,有配套的瓦当、炉,通过热烘烤来去除青味,然后再开始冲泡。
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有个更简单的做法:下次如果遇见觉得是返青茶的时候,建议第一泡先用高温沸水冲泡,倒掉不喝。
如果二泡、三泡你认为“返青”的感觉消失,没有青味了,那说明这个茶是可以继续冲泡来喝,工艺上是没啥问题的,可能是因为焙火加工风格的选择导致“假返青”。
如果是“真返青”的茶,相比当时买来时候的那种香味可能会不复存在,也会削弱。
同时汤水中也会出现明显的青涩味,而且第一泡沸水冲泡后,青味感觉没有变,二、三泡后也不会有变好的趋势,那这泡茶便是“真返青”。
小结
对于返青这个问题,也让我联想到,真正意义上传统工艺的岩茶。
它的质量变化曲线是非常平缓的,甚至严格遵守传统工艺指导原则下做出的茶。
青叶需要走水足够透、焙火足够到位,在中后期其品质才有上升的空间。
化作一句话来说就是:做青工艺必须遵循传统,焙火风格不必因循守旧,可以适当调整。
希望爱茶的你能找到合适你口感的武夷岩茶。
#茶生活##茶##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