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 | 茅屋下的隐士 ,唐代“茶仙”——卢仝

作者:茶箴 更新时间:2022-08-05 05:03 阅读:830

愚公移山一文中愚公的家乡有两座山,分别是太行、王屋,二山方圆七百里,山高万刃,天下闻名。


两山以王屋最为传奇,古有云:"禹封九山,王屋为首"。王屋山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亦被称为天下第一洞天,而此山有一奇草,名为冬凌草,每当霜降后,该草挂着冰霜,薄如蝉翼,遇阳光而不化,遇风沙而不落。而让此草得以名扬天下的,便是茶道的创始人——卢仝。


深度解读 | 茅屋下的隐士 ,唐代“茶仙”——卢仝


卢仝雕塑


卢仝十九岁来到少室山隐居修行,历史记载:卢仝,唐代诗人,出生地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祖籍范阳,年少时隐居少室山,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家中只有破屋数间,终日苦饿无衣无食,全靠邻居赠米而活。在这种环境下,自己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于诗词,精通文章,可是却不愿仕进为官,因其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性情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


深度解读 | 茅屋下的隐士 ,唐代“茶仙”——卢仝


对于“性情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可以参考冬凌草这种与众不同的植物就容易理解了。他迁居洛阳的时候,有次收到好友孟简寄给他王屋山的冬凌茶,喝过之后,写下一篇名垂千古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这一曲《七碗茶歌》,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至今,千年不衰。


深度解读 | 茅屋下的隐士 ,唐代“茶仙”——卢仝


当然没有人真的认为喝完七碗茶就可以立刻成仙飞升天界了,但是歌以咏志,诗以传情。《七碗茶歌》的本意并非说冬凌茶的神功奇趣,诗的最后说出了百姓的悲惨处境:岂知这至精至好,至善至美的茶叶,是多少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在悬崖峭壁之上采摘的,对于百姓来说,这种时刻面临生死的日子何时才能到头啊!能够青史留名,一是功绩,二是气节。就凭借一首《七碗茶歌》,我认为卢仝是历史上最有气节的隐士,最敢为民请命的隐者。


深度解读 | 茅屋下的隐士 ,唐代“茶仙”——卢仝


如同冬凌草一样独行特立,卢仝一生都在抨击不公的世道和专权的宦官,即使自己满腹诗书,却不愿同流合污,甘受贫困,也不愿出仕为官。然而财窘逢逼债,病忧添风雪,世事如此,卢仝也曾对自己的落魄感叹:早春二月突降大雪,门前雪深一尺,狂风呼号,家人眼看就要冻饿而死了,病中的妻子流着泪水,年幼的孩子也饿的不停哭嚎。本来想去弄些食物,可惜家中空空荡荡,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典当赊账。真是连苍天都在欺负我这可怜人呀。


深度解读 | 茅屋下的隐士 ,唐代“茶仙”——卢仝


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时时纠缠着这位清贫的隐士,车马路不通,贫病交亲绝。在很多贫困的日子里卢仝只能以茶代食,最终超凡脱俗,开创出传承至今的经典茶道: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羽化成仙完美的七重境界,苏轼有诗赞道:何须魏帝一药丸,且尽卢仝七碗茶。


深度解读 | 茅屋下的隐士 ,唐代“茶仙”——卢仝


历史上有才能却真心甘愿做隐士的人很少,李白,杜甫也曾经投诗寄文换取功名。更多是借隐而养望,比如诸葛亮。而真正归隐却有很高声望之人更少,因为在封建王朝很容易招来灾祸,而卢仝就是这样的隐士。


最终结果是公元835年,长安发生"甘露之变"时,卢仝受到连累,临刑前,委托友人照顾自己的孩子。好友贾岛在《哭卢仝》一诗里写道:"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邻比。平生四十年,惟着白布衣。长安有交友,托孤遽弃移。无钱买松载,自生蒿草枝。"卢仝一生清贫,平生四十年,惟着白布衣,是他的真实写照。


深度解读 | 茅屋下的隐士 ,唐代“茶仙”——卢仝


不同其他深处名山大川,不涉红尘的隐士,隐者卢仝给世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卢仝以茶合道,既有一颗对穷苦百姓们悲怜的心,也有让普通人超凡入圣的方法。既有对恶行的厌弃,还有对美好的追求,身居陋室,感怀天下。


悠千年人已逝,七碗茶歌揽芳华。茅屋下的隐士卢仝早已羽化登仙,留下千古绝唱《七碗茶歌》带给千百年来红尘滚滚中的世人们,一片安宁的心灵净土。


或许在风清月朗之夜,还会有隐者对空高歌:“凡有水竹处,我曹长先行。愿君借我一勺水, 与君昼夜歌德声。”身边有茶,空中有月,乘风归去,可至蓬莱仙境!


深度解读 | 茅屋下的隐士 ,唐代“茶仙”——卢仝


撰文:李海军


编辑:冠如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