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撵茶图》局部
所谓“宾主设礼,非茶不交”。
以茶待客,
是历代中国人社交的首选。
茶画的兴起,
既是经济繁荣的物质表征,
亦体现了文人雅士闲情逸致的格物情怀。
它将水墨与茶情茶意完美结合,
再现了历朝的茶饮风尚,
更以此记录了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变迁。
观茶画,
仿佛能听到那茶水涓涓作响,
嗅到那沸腾的氤氲茶雾在空气中飘香。
《清明上河图》局部
【唐宋篇】
- 唐 -
【史上第一幅茶画《萧翼赚兰亭图》】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唐)
中国画史上第一幅茶画
为唐代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萧翼赚兰亭图》,
其描绘的是一场关于茶的“鸿门宴”。
为什么这样说呢?
看看画名里的“赚”字,就猜得半分了。
王羲之《兰亭序》作为传世之宝,
被王羲之第七代孙、僧人智永所藏,
智永年近百岁之际又传给了弟子辩才。
细心而谨慎的辩才,
在自己卧室的大梁上镂凿了一个暗格,
将《兰亭集序》藏于其中,绝不轻易示人。
兰亭序冯摹本
偏偏,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墨迹,
花了大把的银两,
誓要收尽天下王羲之的墨宝,
可《兰亭序》一直没有出现,
几经打听方知藏于辩才手中。
唐太宗派御史萧翼去访辩才和尚,
乔装打扮的萧翼
带着王羲之父子的杂帖去见辩才和尚,
两人一见如故。
萧翼故意激将,
夸称自己随身所带的帖子是王羲之最好的作品,
辩才则不以为然地说:
贫僧藏一绝品《兰亭序》。
最终,萧翼用三寸不烂之舌
取得辩才信任,骗走了这一作品。
《萧翼赚兰亭图》局部
阎立本是一位有着“丹青神手”之誉的旷世奇才,
尤其擅长人物肖像及人物故事绘画。
《萧翼赚兰亭图》中有5位人物,
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
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
画面上,
机智而狡猾的萧翼和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
其神态维妙维肖。
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
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
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
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
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
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
《萧翼赚兰亭图》局部
从考古的角度讲,
此画不仅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历史,
而且真实再现了
唐代烹茶的茶器以及煮饮茶的过程。
此画是最早反映唐代饮茶生活的绘画作品,
誉其为唐代茶文化的瑰宝实不为过。
【唐代民间斗茶情景《斗茶图》】
阎立本《斗茶图》
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唐代民间斗茶的情景。
画面上有6个平民装束的人物,
似三人为一组,
各自身旁放着自己带来的茶具、茶炉及茶叶,
左边三人中一人正在炉上煎茶,
一卷袖人正持盏提壶将茶汤注入盏中,
另一人手提茶壶似在夸耀自己茶叶的优异。
右边三人中两人正在仔细品饮,
一赤脚者腰间带有专门为盛装名茶的小茶盒,
并且手持茶罐作研茶状,
同时三人似乎都在注意听取对方的介绍,
也准备发表斗茶高论。
整个画面人物性格、神情刻画逼真,
形象生动,再现了唐代的斗茶情景。
【唐代贵族听琴品茗《调琴啜茗图》】
周昉《调琴啜茗图卷》
画中描绘五个女性,其中三个系贵族妇女。
一女坐在盘石上,正在调琴,
左立一侍女,手托木盘,
另一女坐在圆凳上,
背向外,注视着琴音,作欲饮之态。
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听琴,
另一侍女捧茶碗立于右边,
画中贵族仕女曲眉丰肌、秾丽多态,
反映了唐代尚丰肥的审美观,
从画中仕女听琴品茗的姿态
也可看出唐代贵族悠闲生活的一个侧面。
局部
【宫廷仕女坐长案茗饮《会茗图》】
《宫乐图》(会茗图)
此画描绘了宫廷仕女坐长案娱乐茗饮的盛况。
图中12人,或坐或站于条案四周,
长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
一女正操勺,舀茶汤于自己茶碗内,
另有正在啜茗品尝者,
也有弹琴、吹萧者,神态生动,描绘细腻。
- 五代 -
【文人相会饮茶《文会图》】
丘文播《文会图》
此幅茶画画面上有树石胜境,
环境幽雅,榻上有文玩奇珍。
有四学士坐榻上,
有谈者、书者、操琴者,恣态各异,神态生动。
周围侍者五人,
有捧茶碗、酒杯的,捧琴的、抱物的。
描绘了当时文人相会,
以饮茶、喝酒、拂琴、书画为乐,
抒发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悠闲情趣,
显现了文人画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艺术特色。
局部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贵族夜生活品茶听琴《韩熙载夜宴图》
此图充分表现了当时贵族们的夜生活中
重要内容——品茶听琴。
画中几上茶壶、茶碗和茶点散放宾客面前,
主人坐榻上,宾客有坐有站。
左边有一妇人弹琴,
宾客们一边饮茶一边听曲,
从画面上人物神态来看,
几乎所有的人都被那美妙的琴声迷住了。
局部
- 宋 -
【沿河茶肆、一字排开《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在这幅展示汴河两岸城乡生活风貌
和市肆百业盛况的图景中,
可以看到沿河的茶肆一字排开,
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盛气息。
仔细观摩,
你能看到屋檐下、店门前都设有许多茶桌,
里面正有饮茶者在其中把盏闲谈、各得其乐;
更有一些流动的茶摊、茶寮散布其间分茶贩茶,
令往来游人流连其间、乐而忘返。
诚如元代郯韶题宋《东京茶会图》中诗言:
二月东都花正开,千门春色照楼台。
游人胜赏不归去,齐候分茶担子来。
【皇帝以茶宴请群臣《文会图》】
赵佶《文会图》
宋徽宗赵佶轻政重文,
一生爱茶,嗜茶成癖,
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
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
亲自著有茶书《大观茶论》,
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
局部
此幅茶画描绘了文人会集的盛大场面。
在一个豪华庭院中,设一巨榻,
榻上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果品、杯盏等,
九文士围坐其旁,
神志各异,潇洒自如,
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
侍者们有的端捧杯盘,往来其间,
有的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
其场面气氛之热烈,其人物神态之逼真,
不愧为中国历史上
一个“郁郁乎文哉”时代的真实写照。
【贵族官宦的讲究品茶《撵茶图》】
刘松年《撵茶图》
该画为工笔白描,
描绘了宋代从磨茶到烹点的
具体过程、用具和点茶场面。
画中左前方一仆设坐在矮几上,
正在转动碾磨磨茶,
桌上有筛茶的茶罗、贮茶的茶盒等。
另一人伫立桌边,提着汤瓶点茶,
他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和茶巾,
右手边是贮水瓮,
桌上是茶筅、茶盏和盏托。
一切显得十分安静整洁,专注有序。
局部
画面右侧有三人,
一僧伏案执笔作书,
传说此高僧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书圣”怀素。
一人相对而坐,似在观赏,
另一人坐其旁,正展卷欣赏。
画面充分展示了贵族官宦之家
讲究品茶的生动场面,
是宋代茶叶品饮的真实写照。
【得好友新茶当即烹尝《卢仝烹茶图》】
刘松年《卢仝烹茶图》
据传,该画描绘了
卢仝得好友朝廷谏议大夫孟荀送来的新茶,
并当即烹尝的情景。
卢仝是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
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家境贫穷仍刻苦读书,不愿入仕,
以好饮茶誉世。
局部
画面上山石瘦削,
松槐交错,枝叶繁茂,下覆茅屋。
卢仝拥书而坐,
赤脚女婢治茶具,长须肩壶汲泉。
【宋代街头茶市《茗园赌市图》】
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该画是“斗茶图”的姐妹篇。
图中四茶贩
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杯品茶的。
右边有一挑茶担者,专卖“上等江茶”。
旁有一妇拎壶携孩边走边看。
描绘细致,人物生动,
一色的民间衣着打扮,
这是宋代街头茶市的真实写照。
【烹茶煮水,品茶论道《斗茶图》】
刘松年《斗茶图》
《斗茶图》与《茗园赌市图》
所描绘的情境相仿。
画面中,四位茶人聚于古树山石旁。
他们或烹茶煮水,或品茶论道。
细看其神情,各个淡泊宁静,
似是因茶香邂逅于此,
无所谓斗茶结果,意全在高山流水遇知音。
这些茶画体现的,
正是宋代从市井民间到帝王贵胄、文人士夫中
盛行的饮茶时风。
【不管朝事,只管喝茶《卢仝烹茶图》】
钱选《卢仝烹茶图》
钱选,字舜举,号玉潭,
浙江湖州人,宋代画家。
好游山玩水、读书弹琴、吟诗作画,
曾有诗云:
“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
故其传世之作多以隐逸为题材。
局部
图中那头顶纱帽,身着长袍,
仪表高雅悠闲席地而坐的当是卢仝。
观其神态姿势,
似在指点侍者如何烹茶,
一侍者着红衣,手持纨扇,
正蹲在地上给茶炉扇风,
另一侍者旁立,其态甚恭,
似送新茶来的差役。
画面上芭蕉、湖石点缀,环境幽静可人,
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THE END
◇编辑_排版:初空
◇案例设计: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