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7日,夜幕下的景迈山弥漫着茶山特有的神秘香气。跟随着内心对景迈山的好奇,李冬春披着夜色来到了这座在茶界炙手可热的古老山头。
这是冬春第一次来到景迈。
26岁的她,在之前人生的20多年里,对“茶”的印象还停留在她稚嫩的孩童时代时跟着奶奶喝的那壶苦涩但别有滋味的浓茶。在那个女性弱势的时代,“女人喝茶很酷”这个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就植根在了冬春的脑海中,并不断发酵。
2014年,冬春从普洱学院中文系毕业。之后的短短几年,冬春教过书,担任过协警,待过消防队。这些各式各样的工作都没有把冬春留住,“茶”对她来说,一直是心向往之的事物,但“可能一直没有缘分,也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来加入茶行业。
始于“冬春之交”
在一个如同她名字一般“冬春之交”的时节,冬春一直渴望的“时机”到来了。在大学老师口中充满传奇色彩的景迈山向她伸出了手,冬春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景迈世家。
那时候的景迈世家,正如同景迈山其他众多茶企一样,为了助力景迈山古茶园申遗,发起并承办了首届“景迈山古茶林山地马拉松”,向全国各地招募了许多如同冬春一样的爱茶、向往茶、向往景迈的年轻人。
景迈山,位于普洱市澜沧县境内,独特的地质地貌,良好的水热条件、世界上保留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让它在中国茶界乃至世界茶界中独树一帜。
奔流的历史进程中碰撞、融合的多民族共同体,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与信仰体系,塑造了景迈人对自然敬畏,对茶树敬畏的社会氛围。和谐共存的社会生活生态催生了像“景迈世家”这样坚持初心传承景迈文化、发展景迈茶业的茶叶企业。
纷繁复杂的茶品、众说纷纭的工艺、居高不下的价格,这些都是冬春进入茶行业之前对其固有的印象。在越来越热闹的云南茶界,景迈山好似遗世独立,茶业、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使得景迈人丧失他们的本性,爱茶、敬茶、做茶,如同他们祖祖辈辈一直做的事情一样那么简单、质朴。
任正非到景迈山考察
这种特质在景迈世家董事长周子文和其夫人刀玉身上更为明显。越发上涨的茶品价格和慕名而来的众多资本并没有改变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和制茶习惯。“昆明的一个老板,要向景迈世家购买200斤的古树茶,需要拿台地茶混在一起做茶,周哥当时就拒绝了。”冬春提到她的“周哥和嫂子”总是发自内心的亲密,“出去哪里他们和别人介绍我都说我是他们的亲妹子。”
景迈世家两款生普喜获第九届国际武林斗茶大会铜奖
学于“秋冬之际”
冬春作为“茶小白”进入景迈世家之后,“周哥和嫂子”建议她先去学习,提升自己。
将近5个月的景迈山山地马拉松的有关工作结束后,冬春回到了昆明,在交三桥附近的六和敬茶茶修,每天将近八个小时的一对一茶道学习,整整持续了两个月。从基础的六大茶类知识开始学习,到花茶、美容茶、茶道等等一一学习。
制于“夏秋之缘”
一年多的学习,让冬春祛掉了身上的“粗糙”,变得如同景迈山那样“温润”,也让她有了更多的准备加入到景迈世家的事业当中。今年的7月29日,冬春再次登上了去景迈的航班,这次,她是要去做一款融合景迈世家传统味道的白茶。
冬春在采茶
制作白茶其实并不像某些坊间传闻的那么简单。“很多人都觉得白茶相比其他茶类做起来很简单,既不要揉,也不要炒。”但冬春觉得把白茶做好很难,“我们做白茶首先对原料把关得很严格,必须要是最好的鲜叶我们才会收。”制作白茶的原料挑选,是一个非常精细且严格的过程。必须要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能进入下一步的流程,“而且鲜叶从外观上还要好看,有一种发光的感觉。”
“每天都能收到好多茶农送来的鲜叶,经常我们还在吃午饭,茶农就来了。”挑选、称量、交易,这些过程每天都在重复,但并没有降低冬春她们对于品质的要求。景迈世家对于原料的把关,董事长周子文自己就是最大的表率。他曾经因为鲜叶质量不好拒绝了自己家小舅送来的原料。
鲜叶萎凋
一片鲜叶想要成为景迈世家的白茶,不仅要通过困难重重的原料挑选环节,还要历经复杂的萎凋、晾晒等等工艺,“尤其是萎凋,我们做白茶对于萎凋的要求很精细,而且因为要让每一片鲜叶得到充分的空间来进行自然的演变,所以制作的周期很长,自然人工成本也会增加不少。”
景迈白茶
“一款好茶会说话”,这是冬春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这次景迈白茶制作后最深刻的体验,“我相信茶叶是有灵魂的,每一款茶品都融入了茶人的灵魂,所以滋味各不相同。”而景迈白茶的香甜正等待着更多人的品味。
想了解更多茶叶知识
点击关注我们
周重林老师微信:zhou111zhouzhou
欢迎添加交流,添加请备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