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
凡你想知,务必告知,我若所知,知无不言,我所不知,查尽史料,为卿解之。
大红袍之美,美在形与色;大红袍之妙,妙在香与味;大红袍之贵,堪在岩韵。
其实茶人品茶都讲究“韵”。
品安溪铁观音,茶人强调“音韵”;品太平猴魁,茶人强调“猴韵”;喝普洱,要有“陈韵”;岭头单枞之“蜜韵”,黄山毛峰之“冷韵”,西湖龙井之“雅韵”,潮安凤凰水仙之“山韵”……品台湾乌龙,当地茶人的讲究更加玄妙,他们认为极品茶汤过暖时柔顺爽滑有“喉韵”。
入胃时暖洋洋的令人无比舒坦,称之为“胃韵”;品质后血脉舒张,五体通泰,称之为“脉韵”……
品大红袍,茶人们最看重的是妙不可言的“岩韵”。
要理解什么是“岩韵”,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韵”。
“韵”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原本指音律和谐、悦耳、有节奏。
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把韵引申到诗词、书法、绘画、嵌舞等一切艺术领域。
人的气度不凡,称之为“风韵卓然”;书画风格高奇,称之为“气韵生动”;诗词文章动人,称之为“韵味无穷”……简单一句话,“韵”可理解为能让人心灵畅通,而又言有尽意无穷之美。
凡是嗜好武夷岩茶的人,都津津乐道它的“岩韵”。
那么什么是“岩韵”呢?
有人说,“岩前”就是武夷山的“地土香”、“泥土香”。
有人说,“岩韵”就是武夷山的“岩石味”、“石头味”、“悦焦的岩石香”。
有人说,岩前就是“棕叶香”、“品种香”、“焦塘香”、“炭火香”、“杯底香”。
――摘自《武夷茶经》第127页
“韵”是心灵愉悦的自我感受,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观照、体验、联想之后得到的美妙的精神享受,因此不能单纯从物质的层面去解释。
历史上最早把武夷茶和岩石联系在一起,并且用“石乳”、“石髓”来形容武夷岩茶可以追溯到来代。
元代诗人赵若槷在《武夷茶》一诗中写出——
和气清六合,灵芽生武夷。
人间浑未觉,天上已先知。
石乳沾余润,云根石髓流。
玉瓯浮动处,神人洞天游。
后来元代茶人把武夷茶中的一个名贵品种命名为“石乳”,意为是从大地母亲岩石中流出的乳汁。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御茶园记》中写道:“武夷,仙山也。岩壑奇秀,灵芽茁焉,世称石乳。”
再其后,明代诗人吴拭称武夷茶“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这大约便是对“岩韵”的最初理解了。
最早明确提出武夷岩茶以“韵味”取胜的是清代才子衰枚,他把武夷岩茶与西湖龙井和阳羡(今宜兴)贡茶相对比,写道:“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
这种评价精辟而独到,至今仍被茶人经常引用。
而事实上,近代成立以前的茶著、茶文中,至今尚未发现有论述武夷茶“岩韵”的文史。
据武夷山茶界前辈及茶农的记忆,“岩韵”二字广泛应用于岩茶的品评之中,当是在近代。
“岩韵”二字由来,可能是从1943年福建示范茶厂林馥泉茶师《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七章“科学之审评”中的“山骨”、“喉韵”及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不知何人出此高度概括之语)中的“山骨”、“岩骨”中衍化升华而来的。
武夷岩茶之“岩韵”是有其具体表现的,更可以通过口鼻感官体味出来,并非虚无缥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在武夷山茶乡,自古以来茶农就用“岩味”厚薄来区分岩茶的优次。
当然“味”是比较好感觉和好表达的。
经专家、文人上升为“岩韵”后,就出现了各种版本的诠释。
综合武夷山茶界前辈林馥泉、陈书省、叶先顺、姚月明等茶师和茶农以及黄建安、施兆鹏等的“安溪茶与岩茶的比较”说法,要体味“岩韵”,先要掌握武夷岩茶之特征:
武夷岩茶形为眉状,条索紧致;色呈褐绿,火功高者乌润;
香气清正幽远,以具花香、果香为佳,杯底香显;
茶水色泽清澈鲜丽,多为橙黄,也有金黄;
滋味醇厚芬芳,略有苦涩,入口后很快甘甜,齿颊留香,过喉润滑,滞留长久。
岩茶品质优次,主要取决于茶水滋味;泡次要“八泡有余味”水色淡而味尤存,曰厚;叶底软亮,有部分有红边或红点,即“绿叶红镶边”。
武夷岩茶重在吃水,以味取香,因此品评时应以茶水为主。
文说茶文,同讲盏史,偶看山水,引经据典,多为编整,勿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