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杨木洲:一部厚重的古线装“茶书”

作者:茶道湖南 更新时间:2022-08-06 22:05 阅读:197

新化杨木洲:一部厚重的古线装“茶书”




新化杨木洲:一部厚重的古线装“茶书”


  翻开娄底市茶业协会主编的《娄底茶事》,我被其中“杨木洲大茶市”一文所深深震撼。


它犹如一棵“古老”柏树拔地而起。或枝干披离,直刺苍穹;或左斜右欹,顾盼生姿;或残躯病壳,不屈不挠;或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给我写意出了一个“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境。尽管“幻象”歪歪斜斜,尽管“具象”或有或无,尽管“意象”葳蕤横生。但作为万里茶道“第一关”苏溪之滨的杨木洲,仍郁郁葱葱在龙湾湿地的“千岛湖畔”,雄浑苍劲般带动着“新化红茶”的茶韵天成。


捧读“杨木洲”,总觉茶香飘逸,满纸流淌着茶马古道的幽幽气息。可谓: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壶峰相阻隔,壶峰还被暮云遮。  


新化杨木洲:一部厚重的古线装“茶书”


  从“杨木洲大茶市”中我无法确切地洞悉:一个世纪前的阳光如何照耀在了鸾凤山下这个被屈原“求索”过、被章惇招降过、被红六军团露宿过的滨湖大地。但我知道,一千多年前的月光曾照耀到了西团一隅的陈家塬,那里有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海拔以及最适合茶叶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照耀在草木繁盛的壶峰寨上,在那里,“王化”后的梅山人已走在了有秩序的“茶帛丝路”上。他们,联户营商造市,聚居码头走货。  


以茶课税,沿江入海,让流域人民的衣食住行得以稳定,推动着“茶”文明在日月更替中孕育和发展,使之从杨木洲到苏溪关,再到益阳、汉口、襄阳、十堰、安康、长安……新化实现了一次茶的力量的汇聚与辐射。  


宝大隆、宝聚祥、宝记、裕庆、光华、富华、富润、丰记等八大茶庄顺势而为,崛起在了低调的琅塘;并建起了“湖南省新化茶厂”,一路走来,规模化茶叶生产的出现,让红碎茶出口占到了湖南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六分之一,诉说着茶香醇厚的殷实。  


新化杨木洲:一部厚重的古线装“茶书”


  杨木洲的记忆,而今重新奠定;琅塘的智慧,历来如斯。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再读杨木洲,它是一部现代精装书。随其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那些散落在滩涂、沟壑、岛屿和山坡上的村庄,全都发生着变化,一处处整洁、靓丽、宁静,无不散发着茶乡特有的韵味。拟建的“杨木洲茶市遗址公园”“琅塘茶旅产业园”项目,让人居环境更加美美与共。  


杨木洲的建设者已然把历史交给研究者,把当下的合理开发提升当成未来工作的新动力。


到那时,古树院落、小桥流水,依然是乡愁的出发地,河滩、茶园,成了新的休闲景观。


到那时,蒹葭苍苍,芳草萋萋,香柚甜橘,挂满枝头。星桥河道,绿道蔓延,一步一景。


新化杨木洲:一部厚重的古线装“茶书”


  到那时,梦里水乡的韵味,随着白鹭翻飞,穿梭着唐诗宋词的意境,触动着路人的心扉。   


杨木洲大茶市遗址,大地上的文明,远古和现代的对话,在广袤的西团屋瓦之间,书写着历史与文化的诗篇。  


回望“杨木洲大茶市”这棵“老银杏”,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仿佛它就是茶马古道的映衬,是琅塘的地标,是鸟儿飞过蓝天的见证,或惊讶,或停留,或绕过,或再努力一把,越过伟岸的辽阔,洒下一地金黄,倒影婆娑在鲲鹏展翅中……




作者:杨建长


责任编辑:王丹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