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社会培训可以说从茶叶从业人员开始的,也可以说是在茶叶市场开始的。这是各地的普遍情况。然后从业人员的培训也经历不同的阶段。
从开始的严格专业阶段,此阶段多有政府背景或者行业背景。授课老师多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如早年茶学毕业的茶企业管理人员高校茶叶教授等等。因专业人员和老师的存在教学专业度比较高。
但是作为小众行业,加之早期茶培训还不流行无法供养这些专业人士,因此很快衰落下去。
后期进入了市场大繁荣期。各种茶类竞相出现,送礼风,面子风盛行。茶叶市场出现了大爆发,各地都竞相兴建茶城。全面瓜分茶礼品市场。巨大的隐忧笼罩在茶行业。
此种状态下逐渐出现了社会型茶培训。特点是自发性,销售式,故事型,理念化,造大师为主。
除了少数专业人士,大部分对茶认识上以个人理解为出发点。各种理念层出不穷,带动销售作用短期内增加明显。理念多的结果就是茶叶故事化。最终理念庞杂混乱,弄的消费者无所适从,最终故事话的结果就是虚高的利润。
最终消费端对茶圈的结论是,“卖茶叶多赚钱,利润高啊;或者是,茶叶水太深。”这是对茶市失去信任的表现。为现在茶市的艰难处境埋下一颗大雷,但是他又像毒品般让人上瘾。
胡乱的理念就是制造大师,无数的高大上头衔。当初层出不穷的普洱茶大师成了舆论的笑柄。
这是这个时代茶行业发展的普遍问题,而培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培训就成了可谓是卖证或者是伪高大上的包装。
为我们现在广大茶叶从业人员挖了一个大坑。以至于我们现在都要去为这个坑买单。
惨痛的教训容易让人反思,从当初个别先知先觉的人开始改变。到大部分从业者开始重视。无不是如此。
大家开始寻求真正的茶知识,实用知识。表现也很明显,一个是茶市中故事化越来越少茶叶利润大幅度降低,一个是学习专业级别的茶叶知识的茶人越来越多。
这个特点是专业和实用,脱离茶市实际情况的学院式逐渐改变。简单产地观赏性考察,效果越来越小。技术性指导性学习考察逐渐加强。
市场的走低让很多从业者想着如何改变经营方式。
此时的茶培训到了和从业人员共度难关的过程中。在转变中,起到引领和协调的关键作用。使得广大从业人员有行动方向和基本的专业知识支撑。
松散的市场很难形成合力,被资本戏耍的一波又一波,无数业户已经十分疲弱。
然而社会上对茶文化的认同确实越来越普遍,机会和希望不断的展现出来。面向消费端的茶楼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这是一个茶叶新时代到来的表现。这些新的从业者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气质。服务型提升,知识性的增强等等。
这些气质也是当前茶叶社会培训需要重视和把握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