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不同品类的茶叶受特定地理生态区域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香气和滋味。
云南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特性,加之热带雨林季风气候使其形成了优越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这里有占全国80%以乔木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居全国之首的药材、花卉、香料、菌类等种类,让其成为世界生物的标本库。
在得天独厚自然循环生态系统里,生长着一种“古董”——普洱古茶树,每一棵古茶树上都隐藏着上亿的微生物生态,保护其生长,给予其养分。
同时酸性的土壤、特定的温度和降水量,让云南古树普洱茶拥有不可复制的地理系统,今天,昆仑说茶就从土壤的角度全方位解读古树普洱的生长环境。
茶树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茶树的分布,主要受雨量、温度、海拔、风力与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支配。
在北纬40度至南纬30度之间,均可栽培,影响茶树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土壤、光照、温度、降水量。
/普洱茶茶树对土壤的要求/
普洱茶茶树需要生长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的土壤中。在土壤酸碱度值在4.5-5.5之的地方生长的茶树,所产的普洱茶,品质口感最好。
/为什么普洱茶茶树喜欢酸性土壤/
说到普洱茶茶树喜欢的偏酸性的土壤,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是先有了酸性土壤才有了喜欢酸性土壤的茶树。
云南省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这里的土壤属于酸性土壤,茶树在此的长期生长于进化,导致茶树逐渐形成了喜酸性土壤的遗传特性。在茶树从这里传到世界其他地方以后,它也习惯了酸性土壤。
/酸性土壤里,茶树的生存策略/
在茶树的根部有较为丰富的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及琥珀酸等有机酸,可以缓解土壤中性的刺激,并且在茶树的根中还共生着许多真菌类的菌丝或菌根,它们也能够帮助茶树根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促进茶树的营养吸收,这些真菌本身也是只能生长于酸性环境中的。
/古树茶更能吸收土壤里的养分和物质/
对于古树普洱茶来说,茶树是以地面为分界线,呈镜像对称生长的,就是说,地面上茶树长多高,地面下茶树的根就扎多深。
/为什么古树茶滋味丰富、耐冲泡?/
原因就在这里,发达的根系,能让古茶树从土壤中获取更多、更丰富的养分和微量元素,从而供给给每一片茶叶。
云南主要茶区土壤类型以红壤类为主,主要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等。
/砖红壤/
砖红壤多分布在北纬23度以南,较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次生林区,如版纳州南部,pH值4.0至5.5。
砖红壤分布地区大都土层深厚,土壤呈暗红色,表土内含有机质丰富可高达6%左右,是茶树生长的理想土壤。
/赤红壤(砖红壤性红壤)/
赤红壤是南亚热带分布的主要土壤,主要分布在北纬23度至25度间中、低海拔的山区、丘陵的常绿阔叶林区,如版纳州中部与北部,临沧和思茅的大部分地区。
pH值4.5至5.5,是砖红壤和红壤之间的过渡性土壤。土层深厚,呈暗红色,表土含丰富的有机质,多在2%至5%。
/红壤/
红壤多分布在北纬27度以南、干湿季变化明显的中、高海拔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如思茅地区北部与西部、德宏州中部及保山市。pH值5.5至6,土层呈红棕色或桔红色,表土含有机质1%至2%,肥力较弱。
/黄壤/
黄壤于红壤分布在同一水平地带,发育于多云雾、水湿条件较好的中、高海拔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如临沧中部,德宏州北部与南部以及版纳部分地区。
pH4.5至5.5,呈黄色或蜡黄色。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表土有机质含量1%至2%,肥力较弱。
由上可见,优良的大树茶原料多分布在砖红壤、赤红壤地区,其中西双版纳所占比例较多,且土壤成分对于茶树而言,更加的富含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这也是西双版纳的茶,较为出众的原因之一。
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基地,是提供水、肥、气、热的场所。茶树所需的养料和水分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所以土壤的质地、温度、水分和酸碱度对茶树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土壤疏松,通气和排水性能良好,可使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适于茶树生长。土壤黏重,通气性差,排水不良,根系发育受阻,会导致树冠生育不良。
土壤质地一般以砂质壤土为好。砂性过强的土壤,保水力弱,土壤水分贮存量少,干旱或严寒时枝叶容易受害;质地过于黏重,虽然保水力强,但土壤通气性差,根系生育不良,吸收机能不强。
陆羽在《茶经》中对茶树生长的适宜土壤条件是这样描述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土,下者生黄泥。
所谓烂石,显然是指风化了的而且风化比较完善的散石与泥土混合后的土壤,发育充分,养分齐全结构良好,适宜茶树生长发育。
当你去到一片品质极优的茶区,你会发现土地中有很多裸露的大石,茶树散落在四方各地,茶树的间隔比较疏远,品质较高。
砾土则是指含砂粒多,黏性小的砂质土壤,也就是指山麓风化完善发育良好的坡积土。这种土壤孔隙率高,有机质丰富,石砾或砂粒多,排水透气性好,生长在这种土壤中的茶树根系发达。
至于黄土,可以认为是一种质地黏重、结构性差的黄泥土,在江浙一带也称“死黄泥”,这种土壤孔隙度少,粘粒含量高,俗称“大雨一团糟,天晴像把刀”,不加改良是长不好茶树的。
那么,陆羽所说的“烂石”为什么能生出好茶呢?原因有下:
“烂石”土壤砂性,土体疏松,通气条件好,其茶树根系也就发达,根容量多,茶氨酸向地上部转移也快,茶叶品质自然比较好。
“烂石”含砂砾高,土壤热容量小,白天吸热后升温快,夜间散热后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大,有利茶树对同化物的吸收积累。
“烂石”一般都在高山,其风化往往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为辅,是成土过程中的青年土壤,土体中原生矿物含量较高,尤其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对茶叶品质影响有直接关系。
曼松贡茶山里的杂石经过长年累月风化后,形成了特有的红色“烂石土”:遇水成泥,遇风成石,不仅透气和透水性好,还蕴含了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曼松茶树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内含物质,因而能成就贡茶独步天下的口感滋味。
曼松的茶是甜的,曼松的成长却是血泪浇筑。历经磨砺,成就了曼松的高贵品格。
细嗅干茶,花香轻扬,干茶遇水,清幽雅致的花香随着热气扬起,中小叶种的原因,《王者曼松》入口就甜,茶香是含在汤里面的,细腻稠糯的茶汤携着清雅兰香、野蜜香、丰富而内敛,茶汤暗香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