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好茶,茶界经常以没有标准来说明茶,也因此有了无上品,适口为珍的无稽之谈。因为只要是关于物质与技术,只要认知的界限,只要出现了数据,数字,它们总有天花板,也就是一个说,凡事总有相对的绝对性。目前地球上有没有绝对性的东西?有很多,磁场,水,火,光,波等等,它们有分类,形成的物质有品质区分,所以,只要能定义出名字,它们都有极品,有好与坏的区分,好茶也有绝对性,我们怎么分析呢?
按照传统的方案,参照茶经,它分为形,用,格物,我们传统学问以及全世界的认知,基本都是从自然界中受到启发来展开的,形属于茶的外形,用属于它的用途。格物,在于茶是否发展到其他方向,比如茶艺,修行,礼仪社交等等。
根据现代理论,茶是科学,商业,工业。这算是一个进步,细分了茶用途的同时,更丰富了生活,因为茶可以是必需品,也可以不是必需品,它可以是大众化,也可以是奢侈品,可以简单化,也能复杂化,茶成了一种万能的学说,它不会像科学那样强势属于“火性”,不会像《易经》或者符咒气功那样虚无缥缈,它像水一样,绵绵若存,润物细无声。所以,只要是茶,好茶是有一个绝对性标准的,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参照传统以及现代的价值观,使用,研究来说明,茶叶的基本价值是——健康,也就是说,只要保证了我们健康,把这个作为基础,这才是好茶。怎么证明呢?
作为传统学问,关于茶的盛世在唐朝,《茶经》为茶奠定了基础。陆羽《茶经》说明了茶的效果,久服,有力,悦志。如果我们认为陆羽不是医生,不具说服力,那么在唐代还有一位医生,俗称“药王”——孙思邈,也说了同样的话,这位老人家可是据说活了140岁。今天的科技也说了人的寿命理想值为140岁,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孙思邈的关系,但是就孙思邈对茶的描述来说也是——久服有力悦志。而在陆羽与孙思邈的描述中,茶不能与韭菜同时服用。这说明了茶的药用价值,如果长期喝,有毒,我们就会慢性中毒,所以可以推断,它的症状与亚健康慢性病有点相似。看看今天的人们,喝茶会胃疼,腰酸怎么使得上力气在,怎么久服有力悦志?那是否说明了人们喝的茶不是传统茶,而是来忽悠人的呢?因此我们要承诺可以证明的茶还是要吹牛,背书,名人的茶来说明?这由我们自己选。另外的辅助证据:宋朝的日本有一位僧人,荣西禅师,亲自承认了茶为万病之药,为末代仙药。
从科学技术上说,茶多酚、茶氨酸等是茶的成分,这些对人体有益,那么,喝茶,喝的是成分,成分就有保证了,也是茶的基本价值对吗?不然我们喝茶是干嘛?香气滋味其实也是茶的成分,如果达不到效果,是不是传统与科技的效果都是吹牛的?如果是吹牛的,那么茶又有什么价值呢?没有喝茶效果,达不到效果,是不是等于没体验到价值呢?有的人还要因为香气滋味好而喝到虚弱,那这些茶又有什么价值呢?
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制定了“剂量”,其实这是一个科学上的伪命题。拿水来举例,理论上超市同样品牌的包装饮用水品质不一定相同。即使合格,检测的水≠我们的喝的水。那怎样去追究这个真相呢?一般我们认为是“喝”。在同一品牌中,如果喝得舒服我们多喝一些,如果不舒服我们少喝一些,身体会给出反应,这根本不需要剂量来说明。如果我们像“陆羽鉴水”一样说明水品质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真正明白剂量这个问题是科学上的伪命题,也就是在没有喝的前提下,找出并分离出水拼配水的品质,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出食物的品质,只要有一门技术,把同样一堆色泽,大小,肥嫩差不多的芽头分出品质来,我们就可以保证健康的技术了。因为茶的品质可以保证,茶为万病之药,茶,久服有力悦志,如果记载的内容被做到,我们的茶不就有了真正的价值了么?
传统是美好的,所有的物质给了人用,而用就是为了健康舒适,如果说用了没健康,或者我们认为的健康是假象,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评估这个物质呢?而现代社会的假象,我们的固执,限制了我们的自身发展,要证明这些只有用承诺与审评的方法来说明该物质是安全的,并且为大家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帮助人们完成在使用上的顾虑和不安全因素。只有不吹牛,做到实际,我们的茶行业才有价值,为什么马斯克可以做首富?因为他把科技的价值发挥到了极限。而我们又做了什么呢?所以要做好普洱茶,首先一点保证生茶新茶不伤胃,而且要通过喝茶找到“久服有力悦志”的茶,通过我们的科技或者传统,实现并保证,而且不需要用剂量来限制,这样的茶,才是好茶的基础。
本文的重点:
(1)有价值才有价格,但是价格不一定有价值,茶的基本价值——喝。喝茶=摄入成分=营养。(2)药食同源与病从口入的理念变成了绝对。(3)好的成分没有“剂量”要求,因为身体全部吸收或者解毒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