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至,炉火新。很多地方开始围炉煮茶,门外寒风呼啸,门内火苗摇曳,一室暖融。
随着铁壶中热气的咕嘟声,茶香盈满整个席间,冷清的日子,嘈杂的内心似乎在这茶香中变得温暖宁静。
有人喜欢煮茶时的温暖;有人珍惜能喝到的煮茶一盏;但也有人会担心,煮茶时茶叶中很多物质会随之溢出,茶汤浓度太高,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具有嘉木幽幽的雪梨香和正山茶的山场气息以及独特的韵味。
中国的茶文化有其厚重的历史,从食用到品饮,历经岁月变迁。
茶叶最先是像蔬菜一样,作为菜肴的;后来在煮茶时发现其药用价值,于是煮茶大量兴起;再后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发生改变,冲泡开始时兴,饮茶法也被不断创新。
茶文化兴盛于唐代,在唐代,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几乎家家有茶,且有客来敬茶的礼仪。
唐代人擅长煮茶,但这里的煮茶和我们现代的煮茶存在较大区别。
首先是制茶:采摘鲜叶、放入甑釜中蒸、捣碎蒸过的茶叶、揉拍成团饼、以炭火烘焙干、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其次是煮茶:取出茶团,放在火上炙烤散发出茶香后,放入臼中捣碎,用筛子筛分符合品饮的部分,筛分好放入茶盒中备用。开始煮茶,唐代的人是用釜煮茶,遵循茶汤三沸原则。
煮茶法的兴起,不仅预示着茶道的进一步兴盛,而且表现着人们逐渐从饱腹到享受生活的过度。唐代经济发展迅速,煮茶法适合此种社会环境。
我们现在的煮茶,多以铁壶、陶罐煮茶,且在煮茶时不将茶品捣碎。
现代煮茶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继承,并且进一步融入生活。
在江南一带,因取水便利且水质较佳,则茶品多为冲泡后品饮;而在西藏、新疆、内蒙、甘肃等地,因取水困难,人们多是逐水而居,大部分是游牧民族,只有在驻扎休息时,才有时间去享用茶品,但因为水、食物极其珍贵,所以茶品也就被用来煮,成为生活必需品。
煮茶不能笼统的说好还是不好,得结合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有的茶并不适合用于煮茶,而有的茶就是需要通过煮才能一品其美妙滋味,所以煮茶时选择合适的茶品,是首要。
一般这几种茶品适合煮:
第一种是陈期在三年及以上的陈茶水仙(武夷岩茶的一种),如2014年的水仙陈放得当话话,此时喝正值当时。历经三五年陈期,茶性温和,内含物质持续转化,用铁壶煮后茶香高扬,滋味浓烈、甜醇,汤质饱满厚重,一口饮下瞬间将冬日里周身的寒气驱散,温暖舒适;
第二种是陈期3—5年的上好肉桂(比如我们常听常见的虎啸岩肉桂、玉女峰肉桂等,不过现在市场上,品质好的肉桂很少,上好山场又有一定陈期的肉桂更少,请谨慎选择)。经过3—5年恰当存储的肉桂,它的躁火感已经消散,茶性十分温和,具有暖胃护胃的功效。冬天天气寒凉,人体容易吸进冷空气,使胃部受寒。此时饮一盏用肉桂茶煮的茶汤,咽下,醇滑的茶汤进入身体,寒凉也随之散去;
第三种是隔年的佛手茶,武夷岩茶本身就是“家家卖弄隔年陈”的茶品,所以当年新茶倒不如隔年茶来的有韵味。据研究数据表明,佛手茶所含有的“内容物”在所有茶叶树种中是最高的,浸出物中所含氨基酸是乌龙茶茶中最多的,对结肠炎、胃炎、止泻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对降血脂血压、软血管等有保健功效。煮出来的佛手茶香气似香橼或雪梨,悠扬且持久;茶汤初入口时微苦涩,略有收敛感,而后变甘甜,满口生津回味无穷,具有嘉木幽幽的雪梨香和正山茶的山场气息以及独特的韵味。
选择好茶品,接着便是煮多少茶适宜。
可根据选用的煮茶器具不同,容积不同,茶品不同来进行选择。
这里以容量为1升的铁壶为例,煮一泡陈年的水仙茶,投茶量在5~10克左右,可根据喝茶人数适当增减投茶量;煮3—5年的肉桂,投茶量在5—8克左右,根据喝茶人数适当增减。
铁壶注水时注到8分满即可,即离壶口1—2厘米,避免茶汤煮沸时泼洒出壶。
茶汤煮沸后1分钟,即可倒出茶汤,若是茶汤滋味淡可适当增加煮茶时间,但时间不可太长否则茶汤浓度较高影响品饮口感。将茶汤倒干净再接着煮下一泡。
煮茶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
据云南大学生命学院高照教授所说“有人担心煮茶时,茶汤浓度太高对人体有害,这个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从现代科学对茶叶的测试来看,茶叶内的物质绝大多数是对人体有益的,如茶氨酸、多种微量元素钙铁锌硒,可以说没有有害物质。”
同时根据很多的医学临床试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预防衰老、抗癌等效用。
煮茶到底好不好关键是要选对适宜煮的茶品,投茶量和注水量适中,煮茶时间的适宜。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若是硬要越过那个度,别说是喝茶,就连喝水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煮茶好不好,也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把握好了,煮茶也就是好的。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
常说茶文,同讲盏史,偶看山水,也聊国风;
引经据典,多为原创,时有编整,雷同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