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享誉世界,但祁门还有一种茶,它比红茶更早出道,并且兴盛一时,在广东以及南洋一带享有盛誉,被称为“圣茶”。曾经风靡两广,如今却少有人知,这个茶经历了什么?
01.
安茶,时间酿成良药
这个茶就是安茶。安茶的安,取“安五脏六腑”之意。
旧时广东、南洋一带的郎中常用安茶作药饮,认为陈年安茶茶性温良,能够祛湿解暑、清热止血。
“楼下喝普洱,楼上喝安茶”。当年两广、港澳台及东南亚热带地区家境殷实的人家,几乎家家备有安茶,甚至囤积大篓,慢慢陈放。
安茶全靠一个“陈”字,越陈越老越好喝。
旧时车马交通,安茶去往外洋的路途漫长,从皖南出发,顺水路到景德镇,再从九江运至韶关,最后经佛山销往香港以及南洋,路途遥遥,时间酿成良药。陈化之后的安茶醇厚顺滑,具备药效,备受青睐。
历史记载,“清光绪以前,祁门原制青茶,远销两广,制作类似六安,俗称‘安茶’,在粤东一带博得好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祁门南乡有“安茶”号多达47家。名气较大的有“孙义顺”、“新和顺”、“向阳春”等。
02.
曾消逝半个世纪,又浴火重生
抗战时期,安茶市场萎缩,逐渐无人制作,安茶销声匿迹。如果就此无人惦记,大概中国茶又会少了一种。事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转机。
1983年,华侨茶叶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动找上安徽省茶叶公司,寄送一篾篓装的老茶,并附一信:
此茶叫安茶,是半个世纪前的茶品,产自安徽祁门,历来在广东和港澳台以及东南亚一带畅销。现因几十年未见,广东、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老茶人十分想念,特来信致意,寄望复产。为方便复产,特附上老茶一篓,以作样茶……
没想到在安茶绝迹几十年后,老华侨们居然还对安茶念念不忘,专门来信寻访。
以此为契机,安茶重新复出江湖。1984年,安茶恢复生产,逐渐行销原有市场。
安茶目前产区集中在祁门县庐溪乡,产量有限,主要销往广东、北京、上海,外销日本。安茶浴火重生,足以见得安茶在爱茶人舌苔上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03.
独一无二的工艺
手编小篾篓,内衬箬叶,紧压成块,是安茶百年不变的包装。
安茶看似粗放,实则工序无比复杂。
鲜叶杀青,要重度揉捻,然后摊晒至橘红色,让茶自然发酵。晒好的茶,装入竹制焙笼里,用木炭烘干,期间频频翻动,直至茶泛黑有光泽,成为粗制完成的毛茶。
焙好的毛茶要放置半年左右。再分筛定级,剔捡茶梗。立秋之后,安茶的精制才开始。先将毛茶摊于露天夜晚,经受寒露。再上甑蒸制,装入篾篓压实。最后还要复焙,才算完成。
箬叶与茶一同焙干,清香渗入茶叶。新制安茶一般陈化2-3年后,火气退尽,方可饮用。
上好的安茶贡尖,陈化数年后,汤如琥珀,滋味醇和顺滑,略带槟榔香,正是老华侨们念念不忘的滋味。
黑茶紧压茶对高脂血症、高胆固醇症等都有很好的疗效。——《茶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