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是雅事,不过饮茶也会世俗化。世俗化的结果就各有不同。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情场,杂几分脂粉气;行于市井,染几分市偿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茶只是个载体,承载的是什么就看群体了。
喝茶人多了,各个阶层的表现就不同了。自此茶叶进去了世俗化。
不可避免的也进入官场。
当它进入官场,与政治结缘,便演出一幕幕或雄壮或悲壮,或伟大或渺小,或光明或卑劣的历史剧。
唐代,朝廷将茶沿丝绸之路输往海外各国,借此打开外交局面。都城长安能成为世界大都会、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茶亦有一份功劳;唐代,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带去了香茶。此后,藏族群众饮茶成为时尚,此事在西藏传为历史美谈。
唐代,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年),为抗议榨茶制度,江南茶农打死了榨茶使,这是茶农斗争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
茶叶也见证了民族关系。
明代,朝廷将茶输边易马,作为杀手铜,欲借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个重要的政治筹码。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趁机输入湖茶,并作为一项固边的经济措施。
左宗棠顺手扶了一把老家特产。
茶是个灵物。随国家政治的举措而升沉起伏,辉煌过也晦气过。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宋与西夏议和,封元昊为夏国王,并每年给以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宋朝国人将茶贡给朝廷,朝廷又将它贡给西夏以取悦强敌。茶负载的不是友谊,而是对强权的屈服。
当然也有借茶发挥的。
在我国清代,官场饮茶有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在隆重场合如拜调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照例不能取饮,主客同理。若贸然取饮,便视为无礼。主人若端茶,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
算是文明一下,总比直接赶人走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