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鹿苑山
众所周知:日本佛教是飞鸟时代从中国引入,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发展起来,属于大乘佛教中的汉传佛教。日本有座鹿苑寺,鹿苑寺又名金阁寺,是一座最早建成于1397年(应永四年)的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院,坐落在京都府京都市北区。建筑、茶道、筷子、文字、宗教、礼仪……日本人都是在中国学去的。中国茶叶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很大,卢仝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
日本鹿苑寺
根据 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初》记载:山南,以峡州上……”峡州在当今湖北宜昌、远安、夷陵……
远安县位于荆山山脉向沮漳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西山峦起伏,中间沮漳二河蜿蜒而过,丘壑奇形怪状,山涧碧水长流,林木郁郁葱葱,风光旖旎,盛产奇花异草。去县城西北十里,有一小镇名为旧县,在群山环抱中,陡生一方奇景丹霞红岩夹清溪,被称为鹿苑,水为鹿溪河。亿万年的地壳变迁,沧海桑田,使远安既有喀斯特地形,又有丹霞地貌,还有风化堆积的低矮丘陵。在旧县镇,丹霞则镶嵌在喀斯特之中,鹿溪一河贯三地,源自崇山峻岭,迤于红岩霞地,散于丘陵依沮处,风景美丽而独特。
鹿苑山
远安多丹霞山地、红砂岩壌,峡谷间溪水幽幽,云雾缭绕。
远古时期,这里古木参天,人迹罕至,生长着獐、獾等各种野兽,并相传常有鹿群出没,嗷嗷而歌,后有人围苑驯养,久之山名故称为鹿苑山。
鹿苑寺山下茶园
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在距县城鸣凤镇西北七公里的鹿苑山麓建一寺庙。此地兰香幽谷,鸟鸣空山,清溪山脚转,白云山顶缠。山林中常有鹿群出没,嗷嗷而歌,故山名鹿苑山,寺名鹿苑寺,茶名鹿苑茶。可谓山因鹿名,寺随山名,茶随寺名,名山名寺名茶,天设地造,一脉相承。鹿苑中藏一绝品:鹿苑茶。声名已传数百年。
远安鹿苑寺
鹿苑有三绝,一绝生于丹霞,二绝为黄茶,三绝曾为贡茶。
有民谣曰:“鹿溪河的水,鹿苑寺的茶,紫砂茶壶要一把,瓜子花生随便抓”。
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茶,相传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扑鼻,精神备振,饮食大增,于是大加夸赞,并封其御名为“好淫茶”。
乾隆皇帝
(1883年),高僧金田云游来到鹿苑寺讲经,当它品尝了鹿苑茶后遂题诗一首,称颂鹿苑茶为绝品,诗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鹿苑寺碑记
鹿苑茶正生于此山中,因山为鹿苑山,山内建寺为鹿苑寺,故茶为鹿苑茶。它属于黄小茶,风味十分独特,色泽金黄隐底,白毫显露,冲泡后汤色绿黄明亮,形状条索扣环,弯月向心,俗称“环子脚”,内质清香绵长,自然纯厚,滋味醇厚甘凉,酽淡适中。
鹿苑寺山下
科普一下何为黄茶?
黄茶也是我国独有的茶类,有黄小茶和黄大茶之分。黄小茶有湖南君山银针、沩山毛尖、四川蒙顶黄芽、远安鹿苑黄茶等;黄大茶有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独有的“闷黄工艺”是形成黄茶香气清悦、滋味爽口品质的关键因素,“闷黄”“沤黄”都是利用了湿热作用来发酵茶叶,品质高的芽头茶还不是一次性闷黄,需要一步一步来,与红茶一次性发酵成熟或黑茶需要微生物参与发酵都十分不同,保证茶变黄又不能过的程度简直无微不至。制作起来极费力气,产量稀少,弥足珍贵。
传统手工制作工艺
鹿苑茶味佳但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其鲜叶采摘要求很严。采摘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十五天,鲜叶要求细嫩、新鲜、匀齐、纯净、肥壮多毫,不带鱼叶、老叶和茶果。采摘标准为一叶一芽、一芽二叶初展,采后要短折和摊放。
鹿苑鲜香嫩芽黄芽,手工炒制,特殊工艺焖黄
鹿苑茶制作十分精细,要经过杀青、炒青、闷堆、拣剔、复干、编制等多项工序。
古法手工闷堆工艺
绝品茶更需制茶高手。据制茶的师傅介绍说,该茶的闷堆工艺是形成鹿苑茶特有品质的重要工序,茶坯堆积在竹盘内,拍紧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6小时,促其色泽黄变。
古法手工闷堆工艺
虽然鹿苑茶已经走过了数百年,但色未变、味未衰、香未散。这完全得益于当地淳厚的民风,也得益于精细的手工。
手工筛选
2009年,该茶制作工艺被纳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鹿苑茶始终坚持用原产地的鲜叶、贡茶工艺和工匠精神打造精品鹿苑黄茶。
鹿苑贡级黄芽
2022年5月,宜昌鹿林茗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送的“远安黄茶”的代表茶“鹿苑黄茶”在“中国黄茶斗茶大赛”上,“古苑金贡”黄茶荣获”黄芽茶、黄小茶组两项“特别金奖,并力压群雄,双获桂冠。
金釜新焙茸千索,
银针化作环子脚。
铁掌火爆青龙叫,
龙牙毫披鱼籽泡。
春夜寒寒炉火暧,
山村寂寂生紫烟。
一日晴明试新泉,
几日谷雨尽消散。
清溪水沏黄芽暧,
鹿苑时出茶味禅。
一叶二芽初展
科普茶类知识,记得点关注。我是清江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