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造为啥这茶要叫这名,难道还有人知道鸭屎是啥香味的。。。。。。。。
每次喝茶的时候老让我想象兰花香、蜜桃香、桂皮香、青苔香、木质香等等,我觉得青苔香、木质香酒已经很抽象了,毕竟我也没吃过青苔、木屑,桂皮香我还能找段桂皮来闻闻吃吃感受一下。
我第一次听这名还是有次大家聊天开玩笑,说茶的名字都很雅致,一人说:鸭屎香就不雅致。
我才知道有【鸭屎香】这么款茶,当然我查了很多书,像啥《中国茶经》、《中国名茶志》、《凤凰单丛》等都没能找到“鸭屎香”的只言片语。
我还以为那人瞎编的,直到度娘了一下,,,,原来真有这款茶。
至于为什么叫鸭屎香,我在度娘中的许多个词条里找到答案,大致意思是说:
大乌叶单丛茶原来从乌岽山引进的,种在“鸭屎土”(其实是黄土壤)的茶园里,长着乌蓝色的茶叶,叶长得似刚亩(学名鸭屎脚木)的叶一样。乡里人喝过这种茶之后都说这个茶叶香气好,韵味浓,纷纷问是什么名丛,什么香型。茶农怕被人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大乌叶单丛“鸭屎香”的别名便由此而来。
制作奇奇怪怪的茶:虫茶
我是在看纪录片《走遍中国》的时候了解到这款茶的:在贵州的赤水,有一种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老的茶:虫茶。这种茶叫茶,却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茶,这种茶的制茶师,不是人,而是虫。[1]
虫茶就是用虫屎泡成的茶,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就出产虫茶。
人们把采摘来的化香树叶或某些野生苦茶叶经开水烫一下,再晒至六七成干,然后把叶子逐层放进大竹篓或大木桶里,每层叶子厚约四五寸,每隔一层浇上适量的淘米水,盖上盖子让其自然发酵。一个多星期后打开盖子,发酵的叶子便会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气味。这时把大竹篓或大木桶放到敞开窗户的房间里或阁楼上,这种气味就会招引来大批的“化香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叫弓须亥夜蛾,其幼虫喜食各种化香叶,主要分布在粤桂地区)或“米缟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叫米黑虫,其幼虫喜食各种苦茶叶,主要分布在湘黔地区)的飞蛾来此安营扎寨,产卵繁衍。当卵孵化成幼虫时,这些幼虫特别爱吃发酵后腐烂的叶子,并排泄出一粒粒比菜籽还要小的黑绿色虫屎,直径约一毫米左右,一般在每年初冬采收、过筛、晒干后贮藏。[2]
这就是虫茶了(又称虫屎茶),听起来是不是跟猫屎咖啡很像~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关于此茶的论述:"茶蛀虫,此装茶笼内蛀虫也,取其屎用"、"蛀屑+ 主治, 耳出汁⋯⋯"清代《城步县乡土志》卷五中言:"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茶悉化为虫,余名'虫茶'"。
虫茶具有清热、去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
没喝过,没图
喝法奇奇怪怪的茶:擂茶可能也不算太奇怪,据记载我国的饮茶的方式似乎丛开始就与擂茶有关,即把茶叶碾成末,掺在米中煮成粥,称为米茶,或叫茗粥。
元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却逐渐消逝,只有客家人、部分畲族人及我国西南的个别少数民族继承下来并不断地创新。
擂茶的原料和制作方法,因地因时因人而有所不同,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两大类,按制作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为米茶,二为香料茶。
米茶就是古人所称的“茗粥”。
制法是将茶叶、生米、生姜等用水浸泡,然后放在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并形成细牙的陶制的擂钵里,用2 ~4 尺长、杯口粗的油茶木或山楂木等可食杂木做成的擂槌,反复碾磨成糊状,复拌入韭菜、番薯丝等,倒人锅中煮成稀粥。食用时,再撒上适量的油炸碎花生米、芝麻及另行炒熟的菇、笋、肉丝等佐料。
香料茶也叫庵菜或盐茶。
它的基本原料是茶叶、中草药和油、盐、姜等。在有些地方,如宁化,所谓茶叶的范畴很广,除老茶树叶外,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山梨叶、大青叶、药薯(即淮山)叶等,经焖煮、发酵、晒干等工序大量制备,都当作茶叶,常年备用。中药有川芎、肉桂、小茴香、白芷、陈皮、甘草等香料型。草药的食用,则随季节和气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春夏湿热,用艾叶和薄荷等;秋季风燥,用金盏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用竹叶椒等。制作时,将上述原料同置钵中,手握擂槌,以其圆端沿擂钵内壁频频擂转,直至原料碾成茶泥。然后将茶泥分置一个个碗中,注入开水,风味独异的香料擂茶就算做成了。有的在茶碗中还撒上芝麻、米花、粉条、干果、菇笋,肉类等,用匙搅匀。
因为服擂茶是要咀嚼的,所以严格地说,用“饮”字用“喝”字或用“吃”字,都欠准确,客家人均用“食”字来表达。[3]
参考
^《走遍中国》 20150823 一个人的虫茶梦
^程柱生:趣话奇特的速溶饮料——虫茶
^【擂茶】百科词条
原文首发在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