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几个匪夷所思的问题,我的标准只按照多年喝普洱茶来解答目前的问题。什么是普洱茶我也在平台里明确说过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翻我对普洱茶定义就知道了。
某款品牌大厂干仓老茶,有人说拼配。。
1,普洱茶是黑茶 ,只有熟茶是普洱茶。关于这点,是严重不符合历史的,是为熟茶销量站台的。
中国历史上布朗族属于种茶历史比较久远的,景迈拥有千年古树茶园,这里的茶属于普洱茶,那时候就无采造之法了,毋庸置疑。
传说诸葛亮种茶所谓武侯遗种基本属于普洱茶是吧?如果是真的那时候就算有,生食,煮,烤应该是常用方法。
蛮书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也就是说发酵,不发酵都应该是普洱茶对吧。
故宫金瓜贡茶是生茶还是熟茶?显然是生茶。
老茶指的是老生茶,老生茶最终还是生茶。这一条真正的证实普洱茶是中国传统思维理念的产物之一。
生茶是晒青绿茶,绿茶是不发酵茶,生茶可以发酵,不然对不起金瓜贡茶。
1950年以前普洱茶几乎是生茶,不论说是圆茶,七子饼,青饼,那时候民间都是普洱茶这一说法的。
历史上生茶是普洱茶的说法还有很多,如果说熟茶是普洱茶,那么教科书,故事没资格说以前的事,故宫金瓜,历史为证,生茶还是生茶。
2,茶无界
茶人相轻,茶人固执,这是茶界的内心共识,尤其是普洱茶界,每个人都很牛,总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这非常好,可为什么嘴里说,不去实践呢?拿了个生态大树与台地混在一起的茶自己很牛,还说自己喝过大师茶,很一般,不知天高地厚,完全不拿大品牌当回事。。。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设限,究其原因——各方面实力自身有限。有自己喝茶水平的,也有资金方面的。大厂技术实力是没话说的,传统老师傅的技术是很厉害的,只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说一般的人,在品鉴上可能出了偏差,又或者为了突出他,或者某个人的原因,今天的茶界,我听过最多的话,陆羽,茶经过时了,我认为,既然是一部经书,应该是拿来实践,而不是拿来怼的。
3,看茶知道哪里,知道树龄,拼配那是达人或者神经病。
在普洱茶界,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是能看懂的,专业茶农看叶子是可以看懂的,只是谁专业,你根本不知道。专家教授说不可能,不可信,因为他们本身看多了自己也会有所认识,只是可能准确度不高罢了。但是绝对是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大多数人不在茶山从小到大,看叶子是看不出树龄和地区的。
4,老茶看汤色。
普洱茶的发酵转换主要根据温度湿度,还有其他方面来判断,光看汤色是无法看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很新手认栽的原因,很多人为了利润,仿老茶汤色,因此还是买新茶或者品牌茶来的靠谱些。
5,普洱茶越陈越香是个谎言,他有保质期。
这句话对,也不对,大家都明白,古代的茶叶后期是为了携带方便和保质期,功效为实用价值的。紧压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严格来说,传统茶没问题的不像今天的茶,他们六大茶类都会有发酵的时间段,变相的说法——食品保质期。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很多人说普洱茶发酵,越陈越香是有时间限制的,而故宫的金瓜贡茶打破了人们在食物链上的保质期认知,成为了——“可以喝的古董”。这个谜题,在平台的技术文章里写过,有兴趣的自己翻一下,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曾经中茶公司也有人说过类似的话,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特点,今天普洱茶界有很多声音,包括否定越陈越香。
明明是混采纯料,非说是拼配
普洱茶喝会了,才有办法说茶。听故事,说历史,人人都会,关键是有没有喝到历史上,现在广告里宣传的普洱茶,这才是普洱茶的真正价值。
再来看看拼配的2005老茶,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