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布朗之王时,主要想两个问题,
自己的口感是偏向重的还是轻的?
前段时间,身体状态不好,想喝古六山的,
最近,想喝一些重的,磨烈,或一系列布朗,
今天,又喝到了布朗山,更重的味道,
另外一个问题是:新生茶的最佳品饮时间段:我认为是三个月以上就可以。这个时间段,新茶青味退去,味道表现出来了。
布朗之王是典型布朗风格,条索肥壮,毫多,漂亮与大气。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人的记忆有多长?
七天或七周?
其实这个春茶,像我们这样跑春茶时的真不多。
茶山的姑娘们见了我们真收茶的人比较热情。
所以,今年对跑布朗有不一样的沧桑感。
我们减少了寻找,加强了计划的制定。
一开泡,就有很明显的布朗气质,苦味开始有所表现,茶汤也较好,这个速度让我想起来当初我取名这个茶的原因,这名字有些土豪的感觉,但还是用这个名字吧。
这名字,其实也有点向后行走的意思了。
王在这里了。
而后,茶汤浓厚也比预计的表现得好。浓强度高。
再泡,记下了,茶汤的特殊的厚浓馥郁。
这个香气汤感可以说,在整个布朗山也算是很特别,这一点上,浓强度和老班章有同样风格。
老班章的香可能更易讨人喜欢,而这个的汤香则更加沉。
涩方面的话也表现得很轻。
继续泡,汤感很稳定,
苦感一直持续,苦出现但快速化开。
然后甜然后回甘。
尾水依旧甜,依旧苦凉。
一下午的大雨之后,夜有点凉了,
再下几场雨,估计秋天也来了。
但,这个不是布朗山苦茶,而是甜茶风格。
和老曼峨又是不同的。
可以说整体茶的风格:体感气感都很强,茶汤厚实,味道浓强。
茶山众多,生态万象,但换个地方找味道,还真不好找。
喝一泡布朗茶,可以说是一次小小的人生苦旅。那一定是对味觉的一次身体的强化记忆。
前几泡的苦涩与浓烈的刺激,之后,茶的真正甘甜才能显现,只有承受住了前些泡的苦涩考验,才可以感悟到后些泡的苦尽甘来。
感觉妙的是,泡到后面,苦凉感也一直在茶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