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喝茶的精神?
白居易说: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苏轼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杜耒说:寒夜客来茶当酒,黄泥小炉火初红;从前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但台湾人却从日本生搬硬套地发明出所谓的“中国茶道”来,这所谓的“中国茶道”在我看来实在是最令人讨厌了。
前几日有两位台湾的姐姐住在一缕阳光,我们在茶室喝茶,大家一起闲聊。
台湾姐姐娓娓道来他们台湾的茶道,接着她说大陆人的素质太低下,大陆人喝茶一点都不讲究美学……
上海的小哥哥瞬间就不满道:台湾的茶道?什么台湾的茶道?茶席布置的花里胡哨喧宾夺主,请个漂亮姑娘来表演所谓的茶艺,一个闻香杯传过去传过来,茶还没喝就已经凉透了,喝了半天茶不解其味,请问是喝茶还是喝那所谓的情调?
台湾姐姐火药方向瞬间转到我这里来:你看你们大陆,喝茶一点也不讲究,公道杯不够漂亮,喝茶的环境一点都不美……
上海小哥哥没等话说完,立刻抢话:瞎讲究,喝茶就喝茶,茶好才是最重要,环境好但是喝的是垃圾茶,那是喝茶吗?
两波人唇枪舌战要吵起来,我忽然就想起蔡澜来。
蔡澜曾经痛批“台湾茶道”。
台湾茶道哪来?
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了50年,日本人有些什么,台湾就想要有些什么;萝卜头有日本茶道,台湾就要有中国茶道。
把不必要的动作硬硬加在一起,就是中国茶道了,笑掉大牙。
现在,连内地也把这一套学去,到处看到茶馆中有少女表演。
固定的手势还不算,口中念念有词,说来说去都是一泡什么、二泡什么、三泡什么的陈腔滥语。
好好一个女子,变成俗不可耐的丫头。
不可否认蔡澜说的有些话还是有道理的,我曾经写过两篇文章,一是《最好的日子是心灵有家、人生有茶、前路有知己》,一是《深度揭秘茶艺师:从来佳人泡佳茗》。
喝茶,我们要喝的是什么?是生活赋予我们的人生智慧。
而茶艺师是茶叶转变到茶汤的创造者,要泡好一杯茶,要学习的东西绝对不会少。
水为茶之父,器为茶之母,而茶艺师则为承接者。
与其被称为茶艺师,自身其实更喜欢“泡茶师”这个名称,总觉得“艺”在茶这个字里多了份花俏,而泡茶师更像是专注于泡好茶的一类人,所做的一切只为事茶。
做茶的人小心呵护着茶树长大,经由了无数师傅的手、无数工人的血汗,才成就了一泡茶叶。
泡茶的人在泡茶的时候更应该注重的是怎样泡出一杯好茶,怎样泡出这杯茶的韵味,而非靠一段似是而非的表演来诠释。
这才是我们所要的茶道的体现吧。
《龙门镖局》中有一集大家抢夺一棵茶树,茶树主人视若珍宝的原因:"当我品尝时,好像看到了那茶树的一生,从生长到消亡……"
那一刻我好像懂得了,为何几千年来,茶,深深埋藏在人们心中,源远流长……
《易经·系辞》有句话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真正的本质乃是存在于“无”。
一个房间真正的实在,是由屋顶与墙壁所圈出的空间,而不是屋顶与墙壁本身。
水壶的有用之处,在于它拿来盛水的空间,而不是水壶的形体,或是它的原料。
“无”,因其无所不包,也就无所不能。
茶亦是如此,中国茶艺平台有三大支柱:
高雅精致或简便朴实的“清饮”;
温馨浪漫、异彩纷呈的“调饮”;
促进健康、养生延年的“药饮”。
这三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互补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喝出健康,喝出好心情,能让自己和亲友身心愉悦的喝茶法都是好方法,都是茶道的一种体现。
中国茶道是一门以茶为媒介的人文科学。
修习时必须心术并重,体用结合,道艺双修,以道驭艺,以艺示道,做到道心文趣兼备。
此文仅为大家介绍关于武夷山的茶、盏与山水、文化和历史,文总结自前人,多为编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烦请关注【武夷岩茶课堂】,你想知道的告诉我,凡我所知,知无不言,我所不知,查尽资料,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