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喝茶喝了几千年,也喝出了厚重多彩又独特的 “茶文化”。
“茶文化” 的形成本赖于个体认知的积累总结,反过来用以指导如何更好地喝茶。
过度推崇 “文化” 的地方必然也会兴起文化间的轻视,喝茶也不能幸免,故形成所谓的茶圈 “鄙视链”。
然而茶圈里总有一些人,大肆鼓吹 “茶文化”,有意无意倡导“鄙视圈”,其实多是以人性之恶推波助澜,以文化之名浑水摸鱼,其目的只为谋图私利。
如茶类之争、山头之争、年代之争、茶器之争、细节之争,等等不一而足。
过度标榜古树、山头、年代等等,用概念把茶异化成敛财伤人之器具,以至于茶不再以饮为目的。若入其彀中而不能自知,不亦悲乎?
若喝茶沦为,非某茶不喝,非某器不用,非古乐不闻,手捧陆羽,言必茶韵,哪有喝茶之乐?实力不济者,岂非自讨苦吃?
文化需以人性文明为方向,以人性文明为底色。脱离了文明人性的文化犹如塑料花,虽美却全无生命;犹如南辕北辙之车马,虽华贵善驰离目标只会更远。
喝茶需要讲究,但绝非矫情;喝茶需要随性,但绝非滥饮。
千立休言: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喝茶终究是个人的事,自己想怎样就能怎样。
我们喝的是茶,而不是“茶文化”。
汪曾祺有一段话,送给爱喝茶的你: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
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