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一个美国演员被英国演员给嫌弃了 ......
@冬日蘸饺 A 酱 / 微博
看那个嫌弃的小眼神
@邓布利多糖多奶 / 微博
(被嫌弃的美国佬还不自知
OKOK ,我们懂了,英国人民会喝茶,你们很高级 ~
没错,英国人爱喝茶这件事情闻名全球。他们从早喝到晚,无时不喝、无处不喝。对他们来说,喝茶,就像在尴尬的时候谈论伦敦的天气一样,是生活必备技能。
电影《女王》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因为戴安娜王妃去世备受指责,压力非常大,而站在她身后的菲利普亲王却喊着她:" 亲爱的,你的茶凉了 "。
女王签署完一系列的文件之后,长舒了一口气立刻端起了茶杯。
正如英国民谣中唱道的——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一切为茶而停。
哪怕是在战争期间,英国人对茶的热爱也从未减弱。
在二战期间,德军开始对伦敦进行轰炸。伦敦政府将储备的茶叶运出伦敦躲避轰炸,并且在全国实行茶叶配给制,一个人每周分配到 1 盎司的茶叶,大约可以冲泡 12 杯茶左右。
后方战线茶叶实行配给制,但前线战场的茶叶供给可不能少,因为对于士兵来说 " 家人来信、热乎乎的食物和茶水,有了这些,战士们才有动力。"
1944 年 6 月 13 日,在法国,一个英国装甲中队因为停下来喝茶而被摧毁。
为了保证前线的英国士兵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喝上热乎乎的茶,英国政府在二战后造的所有坦克中都安置了一个叫做 "Boiling vessel" 的煮茶器,用于满足士兵在坦克内喝茶的需要。
装甲坦克上专用的喝茶蒸煮器
现在大多英国陆军的装甲车辆上仍然配有这些蒸煮器。
在电影《敦刻尔克》当中,就有不少喝茶的镜头。
准备撤退的士兵身上都会背着一个搪瓷茶杯
刚刚救上来的军官,躲在渔民的渔船上瑟瑟发抖,当他看见那杯端来的红茶的时候,他并没有喝下去,反而将杯子打翻确定这是真的茶,因为他知道,到了喝茶的地方,才是真的到家了。
再看看从冰冷的海水中救出来的那一群英国士兵,在船舱内你能听见船上的姑娘们喊着 " 给大家准备了热茶、果酱面包 ",你也能看见每个士兵抱着装满红茶的搪瓷茶杯。
电影中这么多喝茶的镜头,还不是因为导演诺兰本身就是 " 重度茶瘾患者 "。
《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诺兰的 " 茶瘾 "↓
他兜里随时都揣着 Earl Grey 的茶包,他的黑牙不是因为抽烟,而是喝茶造成的,他的助理 Andy (Andy is a well-tuned, tea-refilling machine)简直就是行走的茶壶,甚至能在冰山上给他煮茶。
‘表达自己爱喝茶’可能是英国最大的政治正确。
因为爱喝茶,英国人没少被吐槽。
电影《小黄人》中更是把英国人爱喝茶的 " 毛病 " 吐槽得体无完肤
报道新闻时要喝茶
追击犯人时要喝茶
一栋楼塌了也不关老子的事儿,我还要悠闲地喝茶
在英国,看电视的时候还有专门的 " 茶歇时刻 "。
感觉英国人对茶的喜爱,大概连炸鱼薯条都比不上。这个非产茶国家,茶叶进口量却居世界首位,喝茶和吃饭一样频繁,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这一切还要从葡萄牙远嫁来英国的凯瑟琳公主说起。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来的媳妇儿更会喝茶。
1662 年,凯瑟琳公主带着丰厚的嫁妆(50 万英镑)来到英国与当时的皇帝查理二世结婚,这笔钱对于负债累累的查理二世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所以他完全忽略了凯瑟琳公主带来的另外一个宝贝——茶。
查理二世与布拉甘萨的凯瑟琳
在那个时代的欧洲,红茶像金银一样贵重,而凯瑟琳一下子就带来很多箱茶叶,有如此大手笔的也只能是王公贵族。
相传凯瑟琳用来运送茶叶的箱子被标记为 Transporte de Ervas Aromaticas(运输芳香草药),这个标记后来又缩写为 TEA 。
有人曾猜测这是否就是英文单词 Tea (茶叶)的来源,不过后来词源学家经过考察,认为这只是个意外的巧合罢了, Tea 这个词的最初起源还是中国汉字。
为了将茶泡出极致的味道,英国人专门成立了泡茶协会。
英国泡茶协会(Tea and Infusions Organisation),帮助您更好的泡茶。点进这个网站,你会发现在网站的右上角有一个一直更新的数字,显示当天整个英国喝了多少杯茶 ……
数字嗖嗖的往上涨,让我不禁想起了《疯狂动物城》里兔子警官朱迪离开家乡时,镜头一闪而过的兔子人口计数表 ↓
根据英国泡茶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英国举国上下每年喝掉 600 亿杯茶,平摊到男女老少,人均每年有 900 多杯。
在英国喝茶看人,茶越浓,糖越多,阶级越低。
人类学家凯特 · 福克斯(Kate Fox)在其专著《瞧这些英国人: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Watching the English: The Hidden Rules of English Behaviour)一书中写道,不论何时,英国人泡茶的举动都在明确地传递出一些信息。
第8页 /(共11页)
首先,喝茶的习惯能够看出一个人所在的阶级层面
喝浓茶阶级低。
一般来说,工人阶级喝的都是最浓烈的红茶,它所含的咖啡因分子的剂量是最大的,适合劳动工人们一整天劳累的工作。
而随着一个人所处社会阶层的提升,其所饮用的茶也逐渐变得清淡。
喝茶时加很多糖阶级更低
凯特在书中写道:" 许多人把往茶里加糖视为一种明确无误的下层阶级的行为标志。即便只加了一匙糖,也足以令人对你的出身产生一丝怀疑(除非你生在约 1955 年之前);如果加了一匙糖,那你只是个中产阶级中的下层人士;超过两匙,那你绝对属于工人阶级。"
英国文学大家乔治 · 奥威尔也自称 " 英式红茶鉴赏家 "。他曾在 1946 年 1 月 12 日的 Evening Standard 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详细阐述泡制一杯好茶的 11 个复杂步骤。而且还特意强调,他喝茶从不放糖,并承认自己的饮茶习惯非常小众,换句话说就是 " 我喝茶的时候,那是相当有贵族范儿的 "。
还有一些关于何时加牛奶以及怎样加牛奶的行为准则。
品着正宗的正山小种红茶(不加糖、不加奶)是英国中产阶级以上的一种身份象征,只要是能和加很多奶和糖的 "Builder ’ s Tea(建筑工人茶)" 区分开,即使加奶、加糖再好喝,这些所谓的中产阶级都会尽量避免。
在特定的情况下饮茶时牛奶和糖的使用,有它们自身的阶级惯例,但是这种习惯放到现在可能就不是那么灵光了,除非你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鼓捣这些,欢迎邀请我 ……
如果你正在和一个英国人聊天,突然他跑去泡茶,那么他很有可能在暗示你们俩的聊天有点尴尬 ~
在英国,饮茶绝对是一个非常可靠的社交手段。
泡茶是一种完美的转移注意力的活动。每当英国人在社交场合中觉得尴尬或者不自在(几乎所有时间),他们就会沏茶。
为了躲避尴尬的气氛,他们会将沏茶的时间无限延长,这也就导致了茶叶泡了太长时间,茶水有些苦涩。
身为一个英国人连茶都泡不好,岂不是要亡国!
为此,英国标准协会(BSI),特别制定了长达 6 页的正确泡茶标准。
奉上 BS 6008 泡茶标准的缩略版本,仅供参考:
• 每 100 克水需要 2 克茶叶,茶叶量可上下浮动 2% 。
• 茶水的味道、颜色与泡茶的水的硬度关系密切。
• 将开水注入陶壶中,以距陶壶上沿 4~6 毫米处为上限。
• 盖上陶壶盖子,使茶叶在开水中浸泡 6 分钟。
• 添加牛奶的比例:每 100 毫升茶水配 1.75 毫升牛奶。
• 把陶壶盖子揭开,将浸泡出的茶水注入杯中。
• 把茶水注入牛奶中,以免温牛奶的茶水温度过高。如果牛奶后放入,则要等到茶水温度降至 65~80 摄氏度。
当然每一种茶的冲泡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英国本土有 Loose Tea(散装茶)、 Instant Tea (速溶茶,茶包那种)、 Canned Tea (灌装茶)、 decaffeinated (无咖啡因的,通常简写为 decaf )等等。它们各自冲泡出来的颜色根据品种和时间的长短都不一样,英国人还专门制作了一张图普及知识。
会泡不会喝也是一个大问题,最后让来自英国的著名礼仪专家 William Hanson 手把手教你如何高贵、温婉的喝一杯英国茶。
第10页 /(共11页)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精致的骨瓷茶杯,不是马克杯!
拿杯子的时候只能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杯子把儿
你可千万别翘兰花指,William 说看见就拿棍子打折小拇指 ......
茶泡好之后,在茶里加上牛奶或者糖,用勺子搅拌一下。记住,不要转着圈的搅,应该前后搅 ~
搅拌好之后勺子上可能还有牛奶,不要把杯子敲得叮当响
轻轻点两下,把勺子放在和杯子把儿平行的地方就 ok 了 ~
这一套都弄完了,你的茶也就可以喝了。
估计也只有英国人能如此精致的喝茶了,哪怕这个茶叶是混合着 " 真菌 "。
对于英国人来说,喝茶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也成了解决日常问题的答案。
发生任何事情,不管好坏,你只要说一句 " 喝杯茶吧 ",你一定会成为英国人心里那杯 "cup of tea"。
来源: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