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普洱茶外面的包装纸,除了茶叶,还会看到内票和内飞。对初喝普洱茶的茶油来讲,一是可能不太会在意这两个纸片,主要还是关注在茶叶上。二是提到内票、内飞分不清楚。因为是放在一起的两张小纸片,经常会把这两个搞混。
01内票
内票是打开普洱茶包装纸最先看到的一小张长方形的纸片,以前主要起到广告的作用。有的印上茶的说明,用的哪里的料,坚持古法制作之类;也有印上茶厂介绍,茶厂在什么地方,做了多少年茶;还有会印上饮用方法,投茶量多少等等,算是普洱茶的一张简单“说明书”吧。今天打开一个茶饼拍照的时候,里面倒是多放了一张内票。现在内票上也有印上中英文两种文字的,自己英语不怎么样,所以老觉得这个“Chi Tse Beeng Cha”好像翻的不太好,请教了一下,说是以前香港会这么翻。
多放了一张内票
据说香港新星茶庄的创始人杨慧章先生(师从“熟茶教父”卢铸勋),喜欢把有关茶文化相关的诗之类的印在内票上。我曾经买过一款新星茶庄的定制茶,内票上印的繁体字,不过主要还是介绍这个茶是委托XX茶厂,选用大树春芽,茶的品质非常好,经常喝有益身体健康等等,落款是新星茶庄主人启。
新星茶庄内票
看了各个时期普洱茶的内票,有两种尺寸比较多,一种是13cm*10cm的小票,还有一种15cm*10.5cm的大票。早期内票并不是像现在放在茶饼包装纸里面,而是放在茶筒里,因此有说内票可能是筒票演变来的。大益整提茶最上面会有一张纸片,印上唛号、批次、检验员什么的,这个是现在的筒票?
02内飞
内飞是比内票更小一点的纸片,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在5*7厘米左右,嵌在茶饼的正面中间位置,露出大部分内容,也有纸张大部分埋在茶里面的。内飞主要印上生产厂家标志和名称,现在也有用一片大的树叶做内飞,比较好看,成本更高,但是相对油墨印制的纸内飞更环保一点。我最初拿到普洱茶饼,第一反映也是粘一张这样的小纸片,是不是有点不太卫生?实际上较真的话,以前油墨印刷的纸张与茶叶一起在高温蒸汽下,有点污染也是难免的。
内飞
内飞据说是清朝光绪年易武“同昌号”茶庄大公子黄文兴最先发明的,把茶庄写在纸片上,压到茶饼上里,起到识别的作用。其他茶庄也跟着学,通过各自的内飞就知道是哪个茶庄生产的,减少了各种纠纷。内飞的出现规范了市场,促进了普洱茶的流通。在压成紧压茶的时候,由于内飞和茶叶粘在了一起,不好作假,以前是可以作为鉴别依据的。但是对于现在以假乱真的水平,这种小纸片不管是印制还是做旧都是小菜一碟,防伪的意义不大。一款茶怎么样,关键还是要通过口感来判断。
1930年黄文兴
说到普洱茶内飞防伪,大益在茶厂里面算是走在前面的,采用了印钞技术,内飞印的再大一点的话,确实有钞票的感觉。内飞上用了防伪的金属线、紫外灯照射颜色不同、微缩字母等等,另外在包装纸的标签上还有防伪查询码。这些防伪措施,是大品牌的一种自我保护,对还不太了解普洱茶的“小白”来讲,初期喝这样茶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大益内飞
内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广告作用,内飞的防伪作用也有限,但是现在不少茶厂还是会在茶饼里面放上内票和内飞,算是普洱茶文化的一种延续吧。
不当之处,欢迎各位茶油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