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 者,大米分开后之物质也,《说文解字》中对“粉”的解释:傅面者也。《康熙字典》里,“粉”的解释为“分也,研米使分散”。线条状米粉在早期的烹饪书《食次》中,记为“粲”。《食次》成书于南北朝甚至更早,它被认为是《隋书》中所记的《食馔次第法》。该书早已不存,但《齐民要术》收录了它关于线条状米粉的制作。那时候的“粲”又称之为“乱积”,上等精致的白米磨粉后,用蜜和水调至稀稠适中,灌入底部钻有孔的竹勺中,看粉浆能不能通过勺孔流出,若不能,再加蜜和水调和,直到流出来成细线,入锅中以膏油煮熟之。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提到“环饼”的做法,它跟“乱积”的做法极为相似,只是要做成环状。“环饼”和“粲”口味偏甜,还能做寒食节的点心,并非日常的吃食。而他详细介绍的“粉饼”是用煮好的肉汁和粉做成粉浆,灌入钻孔的牛角(孔眼细如麻线),让粉浆顺孔漏出。“粉饼”的食用方法是浇拌肉汁或者肉酱食用,跟炸酱面的吃法相似。这应该是我国米粉、米线的萌芽。“粉饼”的原料是大米,在那时的北方,它是富贵人家的吃食。到宋代,米粉称之为“米缆”,也有人称其为“粉”,洁白光亮,细如丝线。其中干制米缆形如鸟窝,还能当礼品送人。到了明清之际,米粉被称为“米糷”,并已经在民间广泛普及,而“米糷”的做法也跟现在相似:将米线放进肉汤中煮,然后放入胡椒、酱油、葱调味。清末民国以来,这种吃食就直接叫米粉、米线,并在南方地区盛行,且形成了地域性风味。
洞口古楼绿茶米粉起源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清明后的第二天,宝庆府知府肖歧受朝廷旨意,亲临武冈州督办贡茶事宜,第三天又来到千丘田古楼坪亲察古楼云雾贡茶的生产制作,在安排完事务后,天色已晚,只好在古楼驿站过夜,肖歧是宝庆府历代知府中的一位亲民官员。
《嘉靖新化县志卷之八·人物志》记:“萧岐,吉水人,永乐初来令。廉能材干,爱民敬神,教民种植桑麻、棕桐等物,民获其利,寻升本府知府,遗爱在民。今有茶园,亦其遗迹也”。《 道光宝庆府志》也有其传记。在新化县任知县时就教民种置桑麻、茶株以充贡赋,《嘉靖新化县志》卷之二:山川篇中记有茶园四处、桑枣园一十七处,并曰:“以上园皆洪武三十三年知县萧岐开置,教民种植桑麻、茶株以充贡赋,民至今享其利也”。任知府后更是重视桑、麻、茶、药生产,将宝庆府各县的经济带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被后人称为邵阳多种经营第一官、宝庆府第一茶人。贡茶坊的工匠们得知肖知府在此过夜,特意赶制出他们过年才能吃到的茶叶粑粑,送给知府大人当夜霄,肖歧品偿后,觉得味道不错,便仔细询问茶叶粑粑的原料和制法,当得知是用当地上等糯米和茶叶制成后,突发妙想,曰:何不用茶叶和宝庆城的米粉合起来,省去糯米的稀缺,就可让大家常吃了。
从此,绿茶煮米粉就传开了,但茶渣不合口,光茶汤又味不好。人们便开始尝试调整吃法,以达到功效与口感的统一。最初采用了制做野菜粑的方法,将鲜叶捣烂加入米粉中,但味苦涩,还有青草气,后才改成干茶磨碎加入米粉中制成绿茶米粉,这样的米粉不仅有米粉香,还有茶香,味也更鲜、更爽滑。但由于手工米粉加工费时费力,加上古楼在解放前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人口外迁,居民减少,茶叶品类绿改红,故古楼绿茶米粉几近消失。
2016年,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深入挖掘古楼绿茶米粉制做技艺,采用传统配方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研究制做出了现代全新的古楼绿茶米粉。先将优质绿茶粉碎成超细绿茶粉,再经选米→发酵→拌绿茶粉打浆→压团→打团→榨粉→(湿粉→包装)→干燥→包装等工艺流程,制做出淡绿、浑圆、细长且有弹性、茶香清雅、营养丰富、润滑可口、风味独具的古楼绿茶米粉。其成品淡绿色或浅绿色,茶香中透米粉香或米粉香中透茶香,米粉味中茶味十足。其营养成分也更加丰富,除含有纯米粉的淀粉、蛋白质外,还富含以茶多酚为代表的绿茶内含物质,如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儿茶素及上百种芳香物质。具有预防癌症、消炎抗菌、延缓衰老、促进消化、提神醒脑、减肥健体、护齿明目等功效。
作者:易祖强(高级农艺师 )
责任编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