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洱茶而言:有氧无氧都是爱
普洱茶的紧压形制来自于历史传承,也关乎国家普洱茶概念里的法律规定。普洱茶紧压的初始目的无可否认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的,紧压之后的体积远远小于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的体积,让单位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适于长途跋涉路途遥远的茶马古道,减少了运输路途摩擦导致的茶叶损耗,降低了沿江小气候导致的茶品受潮发霉的机会。
茶马古道
普洱茶的后发酵衍生出“越陈越香”的特色,令人意外的是紧压的形态本身就是成就普洱茶精彩的基础因素。普洱茶的陈化品质的变化与储存的温度、湿度、光线、氧气、微生物、时间存在紧密的关联,这些因素对普洱茶的高香、甘滑、醇厚、活力等品质特点的形成至关重要,这也是收藏界一直孜孜以求的仓储要点。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对大家而言,氧气和微生物这两个因素似乎有些不很熟悉,要知道,促成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有氧菌与厌氧菌的转换,这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晒青毛茶虽然有微生物菌种群的“干预”,但基本上是以有氧菌群为主,而普洱茶更重要的发酵是以厌氧菌群为主。这是因为自然界中有氧菌与厌氧菌分工不同的。有氧发酵更多的是完成一组物质的生物氧化,而厌氧发酵是将有氧发酵不能完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这是普洱茶之所以养生功效显著并优于其他茶类的本质在于功能物质的多样性,这个多样性源于原料中固有物质的保留,这个保留来自微生物在后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前发酵是有氧状态,主要体现在普洱茶初制阶段,即晒青阶段。在这个阶段,茶叶中原有的叶绿素酶将叶绿素水解生成植醇和脱植基叶绿素,并在多酚氧化酶催化作用下,氧化形成不稳定的邻一苯醌类化合物,然后再进一步通过非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出现难得的褐变现象。
后发酵是无氧状态,就是微生物起主导作用的发酵。普洱茶是有机物,后发酵就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代谢物,其中的许多代谢物都是对人有益、有助于身体吸收、能改善口感的精微物质,这就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最大秘密。
普洱茶茶饼
一言以蔽之,对普洱茶而言,有氧无氧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