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翻开日历,发现已然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
莲英家乡地处“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的闽南,只有在高海拔的山区偶尔才能看到难得一见的雪景,上次下雪还是在三年前。
△2018年雪后的安溪茶山
不过没关系,我看到了好多茶友发的自己家乡下雪的照片和视频,就算是和大家一起“云”赏雪了。
说到赏雪,就不能不提茶和酒。
无论是“烹雪煮茶论天下”,还是“风中饮酒雪中醉”,茶和酒都是文人雅士们赏雪时的标配。常言道“茶酒不分家”,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时节,莲英就和大家聊一聊“酒”与“茶”。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也是酒的发源地。
陆羽《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而酒的发明,据说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杜康,负责管理生产和保存粮食。杜康曾把粮食存放树洞里,没想到时间长了粮食慢慢发酵,从树洞里渗出来一种味道浓香的水,杜康尝了一口发现很好喝,结果把自己给喝醉了,这种好喝的“水”就是酒。
茶与酒都有着源远流长的生产制造变迁与历史文化脉络,浓缩着天地的滋养与四季的精华,经过一代代茶人和酿酒师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才最终“修成正果”,并拥有璀璨繁多的种类。
茶,清幽雅致,象征着理性,再加些闲情惬意;酒,豪放热烈,象征着感性,带着点激情畅意。
二者似乎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但不论是品茶论道,还是对酒当歌,投射在一个人身上才能体现出完整的人生。
品茶,品的是一种心境,讲究闭目细品,心神合一,去除浮躁,让人回归自我,在茶中感悟人生。
而酒既可小酌又可豪饮,通过身体和心情的放松来激活舌尖的味蕾。酒后的微醺,让人心境更加开阔,放下一切烦杂,举杯笑对人生。
对于中国人来说,茶和酒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不单单只是饮料,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中华民族礼仪与文明的载体,像婚嫁、祝寿、酬谢、生丧、应时节、乔新居、宴宾客、洗尘接风、饯行送别,处处皆有杯中物。
在中国,酒桌和茶馆是最佳的谈判场所,很多事情在斟茶倒水和推杯换盏之间谈妥,即使没有谈成也不至于伤了和气。
另外,日常的人情往来、商务馈赠也往往以茶、酒为送礼首选,即使不了解对方的喜好,也基本不会失了礼数。
△郑莲英品牌 独尊一品金骏眉
宴席之上,我们还会听到“以茶代酒”的说法。那些不喝酒或者酒量小的人士,在盛情难却之下经常会用饮茶的方式来代替饮酒,避免因为直接拒绝而造成尴尬。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宴饮礼节,所谓“以茶代酒,天长地久”。
茶和酒,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处事哲学。
再好的茶,泡的次数多了也会寡淡无味;再香的酒,喝过头了味觉也会变得麻木。茶中的茶碱、酒中的酒精,过量摄入对于身体都是有害的。
所以“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就像做事情讲究恰到好处。茶酒人生,不是沉溺,而是感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茶和酒也讲究原产地。提起铁观音,一定是福建安溪县的最为正宗;说到酱香酒,绝对是贵州茅台镇的品质最佳。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美酒名茶不可胜数。很多人对所谓的十大名酒、十大名茶排名争论不休,我觉得大可不必。
△郑莲英品牌 鲜竹酒
武夷山的大红袍没必要和西湖的龙井去比较,有人爱饮雕酒,有人喜欢二锅头。
都是好酒好茶,何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生亦是如此,与其和他人攀比,不如活出自己的精彩。
身为茶人,莲英喝过的茶叶确实不少,爱喝的品种也很多,但没有绝对的喜好,一般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来喝不同的茶叶,比如现在就经常喝白茶。
有时候会也会陪父亲喝一点白酒,不是几千块一瓶的茅台酒,而是也产自茅台镇,口味香醇但是价格不贵的酱香白酒。
△郑莲英品牌 贵州茅台镇 独尊一品酒
不知道各位茶友的家乡有哪些特产的茶和酒,请大家留言分享给莲英吧!
郑氏家族于清朝嘉庆十一年在泉州府安溪县开设茶肆,其独家的铁观音制茶工艺,使郑氏家族名声大噪,时任泉州知府房永清曾题词“如饮甘霖”赞赏闽南郑氏茶叶。郑氏家族以茶为生,世家制茶。通过几代人,百余年的匠心传承,家业一直生生不息。(莲英说茶 / 郑莲英茶文化)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