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作者:茶道湖南 更新时间:2022-08-18 02:53 阅读:310

编者按:2012年初,由卢跃、汪勇等发起,准备对益阳地区茶叶知名人物进行一次全面访谈,初步选定了30人,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只采访了两位,一位是益阳茶厂首任厂长陈先敬,第二位是永泰福茶号的掌门人李胜夫。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将近10年,但不少内容依然鲜活。本文由谌海军和游军执笔。


永泰福,始创于1829,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永泰福是安化现存历史最古老的茶行,是茶沙坪52家茶号历经动荡后独枝一脉传承到今天的茶号,见证了安化茶叶发展的一段历史。


2012年12月16日,我们一行4人在安化黄沙坪永泰福茶号见到了第7代传人李胜夫。


采访李胜夫是一种享受,种茶、制茶、品茶,茶史、茶人、茶事,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仿佛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里都充满着茶叶的基因。


采访完李胜夫,站在黄沙坪古镇街头,凝望着那一湾缓缓流淌的资水,千百年来日夜不息,经久不衰。


那一条散发着淡淡青光的青石板路,宁静、安逸,甚至还有些许寂寞。


就如同永泰福的茶人,永泰福的茶,安静、执着地在坚守!


坚守着只做好茶!


这,就是一个制茶世家坚守的品质追求!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问:李总,您好!请您介绍一下永泰福的历史?


李:我简单梳理了一下,永泰福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从创办到鼎盛时期。永泰福创办于道光9年(公元1829年),是由黄沙坪的一个南杂食品店三泰福分出来的茶号,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主营引茶(官茶)、千两茶,同治年间,增加红茶箱包经营。其间,兼营土纸、桐油等物产。永泰福茶号到第四代传人,我的祖父?李梅森手里发展到鼎盛时期,有自己专门的茶码头,专门的脚帮负责从山高路险的高家溪、马家溪担脚运输毛茶与货物的上船下河,民国初年,该号年收益达10万银洋。解放前夕,仓库里剩放的千两茶就有2000余支,土纸2000余担,箱包花香荞茶等更不胜其数,全部付予公私合营。


二是停产歇业期。公私合营后,永泰福茶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歇业,千两茶也于1958年停止生产。这期间,虽然茶号歇业了,但以我父亲为首的永泰福茶人一直在茶厂从事茶叶生产,茶叶技艺的传承没有断,茶脉没有断。


三是重振复兴期。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我父亲和人合伙租赁从安化县茶果公司原永泰福的厂房,创建安化县黄沙坪茶行,1993年,我从益阳地区茶厂回到安化,接手父亲的厂子,并于1999年恢复传统产品千两茶生产,同时将黄沙坪茶行更名为安化县永泰福茶号,一直发展到现在。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问: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永泰福传承的文化精髓是什么?


李:公、义、诚、信。


问:刚刚您说到脚帮的故事,跟我们详细说说?


李:从永泰福成立伊始,在安化黑茶优质原料主产地高马二溪茶农就有专门为永泰福种植、运送茶叶的脚帮。


每年春节,脚帮都要给永泰福的老板拜年,礼物就是一桌(盘)豆腐,180多年没有间断。永泰福都要专门回礼,民国前是二块银洋,二斤酒,二斤糖;解放后是两斤酒,两斤面;后来是200块钱,2瓶酒,2斤糖。现在每年来往的还有4家。


永泰福对脚帮送来的鲜叶从来都是高看一等,在市场价基础上加价2毛钱一斤。脚帮的兄弟也很讲感情,他们也只送自己家种植、采摘的茶叶,曾经有人要他们搭售其他茶叶,不为之所动。现在我家保存的民国前的永泰福茶叶商标,就是一个脚帮后人给我们送来的。


问:听说安化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在黄沙坪,地址就在永泰福茶号的楼上?


李:1927年,熊绍安牵头,安化县第一个党支部在黄沙坪成立,选择黄沙坪,选择永泰福我想是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黄沙坪是交通要道,每天都有船只往来于汉口等地,新思想、新事物在这里比较集中。


二是这里茶厂多,制茶、运茶的产业工人也比较多,有群众基础。


三是我祖父李梅森思想比较开放,与共产党人交朋友,家族势力比较大。我祖父开明、洋派,茶号有母亲王太夫人掌管,自己常常兴起就随货船北上武汉听梅兰芳唱戏,当时大上海时髦的三枪牌自行车、无敌牌缝纫机,无声电影,扬声机等李梅森都购置了回来。他与熊绍安等人关系较好,后来因为这段经历,还得到杨开智的一张“护身符”,使我家人和一批老茶叶得以留存。


四是当时国民党的护茶军队就驻扎在离黄沙坪不远的乔口一带,有点灯下黑的味道。


问:杨开智给的“护身符”是怎么回事?


李:杨开慧的兄长杨开智解放初在安化办茶叶(任中国茶叶公司安化茶场第一任场长),到李家住过3年,和我祖父李梅森结下了不浅的交情。后来虽然历经一次次运动,他并没有吃多大苦头,是因杨开智至信黄沙坪区公所,称他为“茶界名人”、开明人士,对革命有贡献。这封信使得李家在文革中免遭抄家之祸。祖父过世后,为后人留下了一只2米见方的楠木箱子,里面有一支百年千两茶和永泰福当年所产各种茶叶样品,为后人恢复生产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问:我看到黄自元给茶号题写了两块招牌,这中间一定很有故事?


李:说起黄自元为永泰福题写的牌匾,还有一段趣事。


晚清时期,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起用湘军。弃官在家的黄自元被强诏北上,兵败从海上逃归,后定居长沙。期间,黄自元回安化,专程到黄沙坪看望老朋友“张德大药号”的老板张运生。那时永泰福的老板是我的太爷爷李国滕,与“张德大药号”比邻而居。


得知被同治皇帝赐以“字圣”名号的黄自元在黄沙坪,黄沙坪一些茶行的老板就想看我太爷爷出个丑,去碰碰钉子。大家在一起品茶时就激他:“都说你永泰福牛气,有本事叫黄自元题个招牌看看!”偏偏我太爷爷又是个不服输、不信狠的人,回家拎了包茶叶就到张运生家去找黄自元,说明来意后,你想想黄自元是何等心高气傲之人,怎会轻易给别人题写招牌,但想到是好朋友的邻居,黄自元又不好直接拒绝。无奈,黄自元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我写招牌可以,但明天中午必须给我准备一桌海参鱼翅席。”


“行!”没想到我太爷爷满口答应。要知道当时安化山里大多数人海参鱼翅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别说海参鱼翅席。不过他走南闯北,心知海参鱼翅虽然难弄,但比起黄自元的字来,再难也值得。


回到家后,他马上联系往汉口送茶叶的商船,要船家从汉口采购海参鱼翅回来。不过这一来一去要好几天,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怎么办呢?冥思苦想一晚上,终于心生一计!


第二天一清早,他偷偷叫人准备了一些新鲜猪皮、虾仁、粉丝,自已在厨房里捣鼓开了。整整一上午,等黄自元一到,一桌正宗的“安化海参鱼翅席”就新鲜出炉了。


黄自元吃了这一桌“海参鱼翅”,起身写下“永泰福号”四个字就走了。


太爷爷一看,傻眼了,永泰福的泰字下面居然少了一点。不过想到自己做的海参鱼翅,也只能摇头苦笑。


过了几天,从汉口买来的新鲜海参鱼翅到了后,又重新备了一桌酒席,邀请黄自元前来喝酒,还特意把黄自元题写的字装裱悬挂在堂屋正中,酒过三巡,黄自元就说:“李老板,这幅字有点小瑕疵,我重写了一幅,请把这幅换下来我带回去。”我太爷爷也是个人精,连说不必不必!并且主动坦白了上次以猪皮熬制海参,虾仁粉丝当鱼翅的事。


听罢,黄自元哈哈大笑,道:“李老板啊李老板,你终于还是把这事说出来了,你以为老夫不知道!你的海参鱼翅不地道,不过茶却是好茶!实话告诉你,泰字少写一点也是我有意为之,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人也是一样,永泰福,永远康泰幸福,这个名号太大了,泰字少一点,幸福安康多一点。算你有眼光,今天这幅实乃我的代笔张岳珊所写,也一并送予你吧!”


就这样,永泰福拥有了两幅黄自元题的招牌。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问:这两块招牌能保留到现在,一定也是历经沧桑吧?


李:这两个招牌能保留至今,确实几经坎坷。有一次厂房突然失火,我太爷爷冲进火海,什么都没拿,独独把这两块招牌背了出来。别人笑他傻,他却有自己的道理:“只要招牌在,厂子就不会倒。哪一天招牌倒了,厂子也就不在了。”


这两块招牌后来也差点毁了的。记得小时候,永泰福停业期间,将收集到的40多块黄沙坪老字号招牌全部堆放在楼上,我们小孩子调皮,到上面对着招牌练飞镖,我奶奶心疼,把黄自元的两块招牌拿到下面,两面钉上木板,一块做了菜案,另一块做了房里的踏脚板。正是这一无心之举,才使这两块招牌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留存下来,不过另外几十块老招牌全部被付之一炬了。


前几年,黄自元的重孙找到永泰福,睹物思人,决定把黄自元的全部遗物捐赠给安化黑茶博物馆。


问:我看到您这里有一块招牌是由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林凡老先生题写的,永泰福和林老有什么渊源吗?


李:2012年初,林老专程来到安化,到了黄沙坪后一下车,林老径直走到永泰福的老厂房,看着那一样样熟悉的物件,闻着那一阵阵泌人的茶香,林老的思绪又回到了孩童时代。林老跟大家介绍说:“抗战时期信义中学内迁到黄沙坪,当时我父亲是信义中学的校长,我们全家就住在茶厂隔壁,小时候最爱做的事就是到茶箱里躲猫猫。”当大家把林老的一名小学同学领到面前时,林老竟还能叫出他的名字,两个耄耋老者抱头痛哭。


临走时,林老分别为永泰福和安化县题写了湖南安化永泰福茶号,中国黑茶博物馆,安化黑茶三幅字。林老给我题的这幅字我准备用做新厂办公楼的招牌。


问:您从多大开始做茶?介绍一下您学茶的经历?


李:我从15岁开始学做茶。爷爷李梅森想要我去学做茶,把我的录取通知书藏起来。给我找的第一个师傅叫张汉云,是民国时期永泰福的老茶师,当时已经70多岁了,我恭恭敬敬跪在地上拜的师。我记得做学徒学的第一件事是扦样开汤,那种铁皮老茶壶上大下小,好长的嘴巴,装满开水有15斤重,我人小没力气,提起来冲,控制不住,哗一下全冲倒了,为这事讨了师傅好多打。16岁跟吴应开、廖德先学茶叶栽培、病虫害防治,跟这两个师傅几乎走遍了安化大大小小的茶山。18岁和省茶叶研究所所长谌公望在安化文溪茶厂学CTC制茶工艺(英国切碎红茶工艺)。19岁和安化茶叶公司李剑(省修业学校茶1班学生)学黑茶收购,练习书法和茶诗,后来我在县茶叶公司工作时,里面茶砖、黑砖的模具版、茶盘、压模板、茶袋上的字都是我写的。还和陈伯勋学茯砖的复制、压制。记得当时为了练好筛茶的基本功,师傅要我们先筛鞋板,要练到鞋板能够在盘子里打圈圈,做到收发自如才准筛茶。后来我先后在安化茶厂、白沙溪茶厂验收员。21岁作为技术负责人全程参与创建柘溪茶厂。1989年,我调益阳地区茶厂,牵头组建黑茶生产车间,通过原来在安化做茶的老关系拉来了王烱南、邓南轩、文世银、彭复初、廖德先等一批安化黑茶行业的老专家、老厂长来担任技术指导,我担任厂里的总验收员,当时卢跃是负责车间的茶叶拼配。


问:您为什么会选择自己创业?这段经历对您有哪些帮助?


李:说来也是机缘巧合,1993年以后国有企业不景气,生存非常困难,尤其是益阳地区茶厂做为一家计划外的厂家,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上人浮于事、机制不活等国有企业的通病,茶厂生存非常艰难。当是我父亲与人合伙办了黄沙坪茶行,由于经营不善,举步维艰,快要倒闭了。在这种情况,父亲把我叫回去接手茶行


这段时间给了我三个最大的收获:


一是对市场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拥有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当时为了卖茶,跑遍了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山西五省的每一个地区,有的省份甚至是每一个县,还到广东、湖北的口岸联系出口业务。


二是比较系统地掌握了黑茶生产技术。


三是从此以后,让我对办公桌深恶痛绝。当时地区茶厂给每一个职工都配了专门的办公桌,大家一坐到办公桌前,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惰性。永泰福复号20多年,每个人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也没有专门的办公桌。我的办公室就是茶店,办公桌就是茶桌。


问:当时生意怎么样?


李:我接手黄沙坪茶行大概做了一年时间,茶行就扭亏为盈,我用当年挣的钱从安化茶果公司把黄沙坪茶行租赁的厂房从安化茶果公司买了过来,这正是当年永泰福的老厂房。


1994年,我申请到了安化黑茶出口编码,成为湖南省茶叶出口基地。当时安化总共只有4个编码,9101是白沙溪茶厂的青砖,9102是安化茶叶公司的荷香茯砖,H085是出口日本的散装黑茶,H0085是出口日本的散装黑茶香片,在日本叫煎茶。(4个编码永泰福占了2个?)每年12个出口大会,1万担黑茶出口日本。


在和日本做黑茶出口生意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凡是用陈茶做的高香黑茶比用新茶做的高香黑茶出口价每斤要贵1元,而当时的价格仅仅每斤2.9元。发现这个秘密后,我就留了一个心眼,后来我了解到日本用我们出口的陈茶做成小包装后,50克的一小包要38元人民币,发现上当了,马上停下来,不跟他们做了,把老茶叶全部留在厂里。


问:这些老茶叶是从哪里弄来的?


李:那时老茶叶不值钱,收这些老叶子我也是担了风险的。我这人只要看准了,就一定要做。当时有蛮多茶厂倒闭,仓库里堆积了许多库存的茶叶。我来者不拒,只要哪里有货,我就上门去收,比如从益阳地区茶厂买的老茶叶,我用了13台加长东风汽车才装回来。常德、衡阳、新化、平江等地许多茶厂库存的标准样,白沙溪茶厂仓库里的陈年黑茶、安化茶叶公司坪口储备库里的老茶叶也被我买回了不少。总共大概有 ,现在这些老茶叶可都是些宝贝。


问:您为什么想到要恢复永泰福这个老字号?


李:1999年,我决定恢复永泰福茶号,同时恢复传统产品千两茶生产。做这个决定,心里斗争了很久,担心自己做不好。但是一种对家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对更高茶叶品质的追求,让我下定了决心。


当父亲把永泰福的招牌交给我时,曾郑重告诫我:“永泰福这块招牌我没拿出来用,因为我心里没底!永泰福是一块金字招牌,一定不能做假,绝对不能在你手里把这块牌子毁了。要是做不到这点,就不要用永泰福的牌子。”


问:现在经营状况怎么样?


李:这几年安化黑茶行情好,生意还可以。不过我这人不怎么积财,现在办新厂要千把万的资金都感觉很困难。


问:永泰福的茶历来以品质见长,如何保持茶的品质?


李:只做好茶是永泰福一直坚守的品质追求。在民国永泰福的茶叶商标上面有一段话:茶为人类重要饮品,安化所产与湖北羊楼洞所产之砖茶同为世人所交誉。而羊楼洞当时借助汉阳兵工厂的技术优势,机械制茶在全国非常有名,永泰福当时能与他们齐名是非常不容易的。


现在大家对永泰福的茶也非常认可,永泰福没有专门的营销团队,卖茶都是靠人口口相传,茶客们自己找上门来的,我们两兄弟没有专门为了卖茶出过一次差。


2009年,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到我们厂里调研时对我提的要求:“对永泰福,我既不要求做大,也不要求做强,只要求你做好!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历史的品牌,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安化黑茶的品质标杆!”


这些年我精力都放在把茶做好上面:


一是用好的原料。除了原来在外地收购的一些陈茶外,鲜叶全部是安化产的道地茶,并且每批次的原料进购我都要取样把关。


二是坚持传统工艺。永泰福的茶都是坚持传统工艺,土法生产。如千两茶原料在进蒸之前,要通过一遍筛、打一道火,纯净原料和稳定味道。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问:2008年,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您和弟弟李立夫,还有安化老茶工刘向瑞三个人作为千两茶国家级非遗的申报授权人和技艺传承人。您作为安化千两茶申遗的发起者之一,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做这件事?为什么您两兄弟会当选?在这当中做了哪些贡献?


李:千两茶的传承和发展,安化茶业协会、白沙溪茶厂和安化其他加工生产者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做这件事大概是2004年的时候,在看电视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申遗节目,脑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千两茶是不是也可以申请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找到在报社工作的那位朋友,要他帮我把报告的内容理一理。当时报告里,我提出政府应该同时做好千两茶原产地申报工作,并注册“安化黑茶”地域商标,统一对千两茶茶工进行培训。这么好的东西,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真正保存下来,传承下去。


我们两兄弟当选,主要是家里有几样硬货。申遗有几个过硬的前提:有一定历史跨度、连续生产的老字号,有可资证明历史的实物。时任益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耀辉亲自为申遗的事奔忙。他找到我,要了几样老的实物,民国以前永泰福的老茶标、一支完整的1950年千两茶,带到了文化部负责申遗工作的部门,这两样东西成为千两茶成功申遗的关键实物。在我家的一块清末生产的“龟背”手制茯砖,是另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茯砖茶制作技艺申报成功的关键实物。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问:请您介绍一下千两茶的来历?


答:千两茶也叫花卷茶,或者就叫花卷。准确地说,千两茶是花卷的一种,因为这个系列中还有百茶两,现在万两茶、五百两茶、三百两茶、十六两茶也有生产,后面这些是近年新出现的。


益阳是茶叶从安化顺资江运出后,第一个大的商业城埠和必经的停泊口岸,陕甘等地的商人和益阳的商业行栈有着业务上的密切往来。清朝中后叶,这里是陕西等地茶商的中转站。一些本钱有限、不在安化常年设庄的茶商,往往会委托益阳行栈汇款到安化购茶,或者自带羊毛、皮袄前来换茶,被称为“滚包商”。他们向茶农踩办生尖原料毛茶,踩捆成包,叫做“澧河茶”。后来改制为小圆柱形的“百两茶”。清同治年间,进一步发展成为重量是原来10倍的“千两茶”,又称为“花卷”。花卷分本号和副号两种,分别由全白梗春茶和花白梗春茶制成,品质优良。山西祁县、榆次的茶商,经营千两茶踩足1000两(净重约37公斤),绛州茶商则每支增加到1080两。传统千两茶的踩制,在芒种和白露间,以便于干燥。千两茶成品呈圆柱形,长5尺(166.6厘米),横截面周长1.7尺(56厘米),传统的千茶两品质一般而言要比现在生产的质量更好。高峰时期,仅边江、江南、黄沙坪等地就有30多家茶号经营花卷,年产销3万支以上。解放以前,千两茶的踩制技术属于边江刘姓,有“传子不传女”的规定,属于家族的“机密”。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问:一支千两茶到底有多重?


李:不同时期有所不同。清代的标准,一斤相当于现在的596.96克,那时是16两等于一斤。那么折算成现在的重量,1000两应当是37.3千克。而民国又有不同,民国25年(1936年)颁布新的度量衡制度,一斤相当于现在的579.71克,也是16两为一斤,换算成公制就是36.23千克。现在普遍的说法是72斤半。这都是指的净重。以我的经验,千两茶刚刚做成的时候,毛重是86斤的样子。可售成品约有9%的含水量,重78斤。目前,湖南省千两茶的地方标准已经发布,我们按照那个做,也没有差别。


问:千两茶为什么又叫花卷茶?


李:应该有三层含义,也有称作“三花”:一是外型直观:花格篾篓。二是原料选用:花白梗料。就是新鲜茶叶做成黑毛茶后,它的梗子一截红一截白。三呢?我认为应该是篾片在茶体勒出来的花纹。也有人讲,是指千两茶茶体内生发“金花”,实际上安化黑茶能够通过特定加工技术“发花”,还是解放初期的事,与花卷不相干。


问:陈年千两和新千两在口感上有什么区别?


李:新鲜的千两茶有一种“霸气”,涤烦闷,扫腥膻,非凡茶可比。陈年的千两茶醇酽隽永,善饮者将其开卷敞放一段时间,待其“睡醒”再畅饮,有琼浆玉液之妙。在我们这里,陈年千两茶对付一般的肠胃毛病,可以说茶到病除,这和益阳民间用老砖茶治腹胀腹痛如出一辙。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问:永泰福恢复千两茶生产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李:恢复千两茶生产是一波三折,上世纪90年代初,有台湾商人来订购一批千两茶,当时我找了几个制茶师傅试制,根本就踩不紧,后来才知道是竹篓子的拉篾装反了。99年我们在文溪订做了一批千两,由于水份含量没有把握好,烧心了,当时的掌作师傅是老茶师杨雁冬的儿子杨卫民,这一批货价值30多万元,按照合同本来是要制茶师赔偿的,但我考虑到他家的经济承受能力,没有要他赔。杨师傅也很争气,他把做坏的千两摆放在家里,苦苦钻研制茶技术,经过一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在第二年试制成功了,并且主动提出来,要帮永泰福做10年茶。永泰福的千两茶生产才算正式走上正轨,并且永泰福茶号伴随着千两茶的复兴而复兴。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问:在您的仓库里,您给我们看了一批叫“炭烧千两”的千两茶,您为什么说这是安化第三种有故事的千两茶?


李:2006年,有一家千两茶工厂生产了一批千两茶,已经踩制好了,但由于生产季节没有把握好,无法干到位,他们用空调给千两茶抽湿,引发火灾,结果上千支茶全部烧成黑炭一样了。当时省茶叶协会要求各个茶企伸出援助之手,每个厂去资助1000元,我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就去送钱,大家都是同行嘛,能帮一把是一把。到那厂里后,却没有看到被烧毁的茶叶,我问厂里的工人,才知道被老板送到砖厂去做柴火了。也是机缘巧合,当时我想取两筒回去放到厂里,给工人们起个警示作用,一搬,发现还挺沉,心里一动,说不准这茶还没完全烧透。就从砖厂把那些茶全部买回去,回去后,我用电木工刨把烧焦的部分刨掉,里面果然没有完全烧掉,更奇妙的是,茶叶经过烧烤,还散发出浓郁的松香味。一泡,果然香气四溢,醇香无比,汤色通红透亮,一品,太好喝了!口感竞比一般的陈茶还要好。这些茶我全部封存放在仓库里,都是一截截的,长长短短,有大有小。有人出高价要买我都没卖!呵呵!正如安化老话说的:只有背时的人,没有背时的货。


问:那其他两种呢?


李:第一种是白沙溪茶厂的83卷,大概是1981年的时候,出口市场对千两茶有了少量需求,白沙溪茶厂决定组织恢复千两茶生产。当时黄炯南老先生组织主持这个工作,有杨雁冬等一些踩过千两茶的老茶工参加,选的原料很好。但已经是10月份,时间上不对,到第二年才踩制好。第三年,也就是1983年出的厂,共有300来支,称为“83卷”。


另一种是益阳茶厂的猫村卷。也是83年左右,一个资阳籍的台湾老兵向安化订购千两茶,几位能踩制千两茶的茶工在桃江马迹塘、武潭收购黑毛茶,运到当时的益阳县一个叫猫村的地方,踩制了300来支千两茶,最后因种种原因没有达成交易。这批茶后来由益阳茶厂原料科科厂丁深根出面,剥去外包装,以净重每斤0.59元的价格收购到益阳茶厂放进原料仓库,陆陆续续卖了出去。最后一批约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以每支200元的价格卖给了省公司。


这两批茶的踩制,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千两茶技艺的传承留下了火种。


问:请您谈一下永泰福茶号2010年进上海世博会的历程?


李:进世博说起来也蛮有传奇色彩。世博会筹委会的领导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佛教界的一个朋友那里品到了永泰福的茶,很感兴趣,拿着茶包装一看,发现我的茶既是一个百年老字号,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千两茶技艺授权人和传承人,当即安排湖南这边找到我,可以说是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进去了。


在世博会期间,永泰福的茶非常受欢迎,成为会上100个中国元素之一,获得中华传统工艺特别奖。其中永泰福千两茶获世博最受欢迎产品奖,特别为世博制作的绛州千两卷,作为433号藏品被世博会博物馆永久收藏,是茶叶类唯一的馆藏品。我本人获世博艺萃荣誉奖和上海世博会贡献奖。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问:世博会的块地费蛮贵吧?


李:说来你们不信,我的场地费还小挣了一点。当时主要是通过市场运作,找了几个长期合作的厂家,比如做饮茶工具的瓷器厂、做茶具的、做茶叶包装的竹器厂家,通过成为指定世博饮茶工具、泡茶设备等,大家共同分摊。


问:您现在还亲自动手做茶吗?


李:我现在主要是抓原料的采购,以及一些核心技术把关,比如茯砖的加浆、千两茶的拼配等等,生产管理主要是弟弟李立夫在抓。但每年开春的金毛猴红茶我自己动手制作,做的量不大,一年就200斤左右。


问:现在后不后悔爷爷当初给你的选择?


李:不后悔呢!正如爷爷当时说的:“茶饭茶饭,有茶就有饭。不管世道如何变化,恰(吃)茶都可以恰(吃)一辈子。”


问:做了这么多年茶,您有什么感悟?


李:做了这么多年的茶,我觉得做茶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既好玩,又好吃,还可以长期传承。每天与茶友交往,看到了生活百态,人生百态。茶如人生是黑茶,黑茶有历史的沉淀,有岁月的陈香,就好比人走过一辈子,做人就和做茶一样的,前面做的对不对,过后才能看得清。


做茶还可以神交古人,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几十年前前辈们做的茶,现在还可以吃到,吃了这些茶,就只想做好茶。真正好品质茶,货真价实,原料好,传统工艺,不走偏门,不掺假,才是真正的安化黑茶,只有真正的安化黑茶才是一笔财富。


做茶还能长期传承,可以一代传一代。要想你的子孙记住你,留再多的钱是记不住的,只有留几支好茶,等到他老了,每一次品尝就会有一次回味。我的祖父曾留有民国25年的一截千两和一支上世纪50年代的千两,我不时会拿出来欣赏,品味,品尝历史的醇厚,品味那种陈香的感觉,那种千两的品质,里面针一样大小的茶梗都找不到,现在已经是无法超越了。


问:您这茶叶世家里收藏了一些什么宝贝?跟大家分享分享!


李:在刚刚的访谈里也说到了一些,比如民国时期的千两茶,民国时期的茶叶商标,黄自元题的招牌等等,宝贝太多了,欢迎到永泰福来看。


制茶世家的品质追求——访安化永泰福茶号李胜夫


作者:谌海军、游军


来源:茶声


责任编辑:邓放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