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有着千余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演进与科技的进步,茶膏的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层次的进步与革新!
下面就请跟着贡润祥的步伐漫步在历史的云端,开启茶膏工艺进化史的篇章,进一步深入了解茶膏。
粗制“茶膏”
南唐时期,公元780年,“茶山御史”陆羽偶然间发现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分离继而出现膏化的现象,随即命令茶坊采用“采、蒸、捣、拍、焙、穿、封”的工艺制作茶饼。
其中“蒸、捣、拍”(高温蒸熟、手工捣碎、拍压成形)这3道工序使得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同时在空气氧化作用下,“膏”附于茶饼表面,形成皱纹状,谓之“含膏者皱”。
手工捣碎茶图
“缺欠”:
采用高温蒸茶等方式使茶的有益物质流失严重,而且并未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茶叶中的膏也只是依附于茶饼表面,与真正的茶膏相差甚远。
压榨制膏
北宋时期,赵汝砺在《北苑别录》第一次揭示了宋代制作茶膏的方法:“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意思是说把蒸熟的茶叶(茶黄),用冷水使其冷却后放到小榨床上榨掉茶黄中的水份,最后再放到大榨床上榨取油膏。
宋代压榨制膏成品图
“缺欠”:
高温蒸茶使茶的有益物质流失严重,工艺粗糙、工序繁复、产量极低,新制的茶膏“味薄”,品饮价值低。
大锅熬普洱茶膏
明清时期,茶膏经由“茶马古道”传入盛产普洱茶的云南,为了复刻茶膏,当地人以普洱茶为原料,采用大锅熬膏的方式制作茶膏,使普洱茶原叶与茶汁分离,制成历史上最早的“普洱茶膏”。
大锅熬膏过程图
“缺欠”:
用大锅反复高温熬制,茶内所含的诸多的生物酶消失和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失;同时会产生大量的铅、汞、砷、铜等一些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大。
宫廷秘制普洱茶膏
清乾隆年间,普洱茶膏开始进贡朝廷,深受皇室贵族喜爱,史册记载,雍正、乾隆、嘉庆等都嗜饮普洱茶膏,普洱茶膏还是清朝“八色贡品”之首。
后来,普洱茶膏被皇室引进,由皇室贡品变为皇室御品,着了迷的皇帝召集最好的茶艺师在借鉴宋代压榨制膏的基础上研制了186道工艺改良普洱茶膏,使得普洱茶膏的品质更为卓越。
清朝宫廷茶膏成品图
“缺欠”:
皇家秘制普洱茶膏工艺极为神秘,是大清朝最为神秘的古老工艺之一,1925年,随着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危机,普洱茶膏极有可能从此绝迹。
贡润祥科技制膏
公元2000年,贡润祥创始人张光辉先生跨界进入茶行业,深知云南茶产业存在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商业模式落后、粗放加工等问题,要想将云南茶产业发扬光大,就必须要找到市场的突破口,创新求变!研制一款传统茶无法比拟的安全、健康、便捷、好喝的普洱茶膏!
秉着执着的信念与决心,张光辉先生找到玉溪中药厂的技术骨干杨有田、中国著名植物学家以及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虞泓教授、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赵天锐教授组成一个普洱茶科研团队,研习清代御茶房文献,科技传承并创新皇家御茶秘制工艺。
位于云南玉溪的贡润祥普洱茶膏生产基地
为了完善普洱茶膏的科技含量,更好的保存普洱茶里的活性物质,杨有田总工程师带领贡润祥技术团队建立了国内唯一一条保密级别的高科技普洱茶膏专业生产线,高科技专业生产线的建立使得普洱茶膏制作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科技普洱茶膏”转变,在186道工艺和现代先进的生物技术的淬炼下每一粒贡润祥普洱茶膏都是匠心之臻品!
晶体生/熟茶膏 | 块状生/熟茶膏
原料:
贡润祥普洱原茶来源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素有“五度空间”之称高海拔黄金生态产区,生长在此的母树气韵非凡,普洱原叶品质极佳。
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贡润祥普洱茶膏以高山泉水为介质,通过对茶膏生产过程中光照、温度、湿度、大气压等方面全面把控,完整保留了原茶中内含的茶多酚、茶黄素、茶褐素、氨基酸、茶多糖、寡糖、茶碱等有益成分,茶多酚含量最高可达60%以上。
小分子纳米筛选技术:
截除了原茶中可能存在的农残及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菌,确保了贡润祥普洱茶膏的安全性。
分子团切割技术:
有效减少了原茶中多余的氟含量,保证人体正常所需的同时,规避了饮茶较多可能会导致钙流失的现象。
茶膏留香工艺:
完整保留了普洱原叶茶香,贡润祥普洱茶膏,茶香足,入口柔。
“缺欠”:
工艺精细复杂,贡润祥普洱茶膏要经历186道工艺与72天周期方能问世;制作成本奇高,100g的普洱原叶,贡润祥只萃取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