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了我在疫情高峰期,去帮人配药的图片,相信对了解普洱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毕竟去医院配药是一个高风险的集中地,我还一点不担心,这是谁给我的勇气呢?
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 ,完完全全是遵循历史的关系,因为历史上陆羽本人就在疫情的高发地从事茶事,他本人也不是医生,却还能帮人治病,如果没有一套详细的理论,中医技术,相信他也不会帮人去治病,后人,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更不可能认可《茶经》的文字,也不会把茶,定义为,万病之药,末代灵药的范畴。
而现代人认为,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不能混为一谈,茶的药性已经像中药一样,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话是这么说,但是,如果你能演示陆羽的技术,那么您还有什么怀疑的呢?那么,今天的科学说的普洱茶与传统普洱茶,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怎么了解普洱茶呢?
要了解普洱茶,新手一般是通过现有的科学标准茶来体验的,这样的普洱茶,前面我们有说过,普洱茶的选购问题,要喝到真正的普洱茶,需要找到承诺普洱茶不伤胃的新茶生茶开始,没有这样的承诺,这样的普洱茶都是有毒伤身的,多喝对身体没任何好处,这里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要强制您来喝我的标准茶,我只是说明我这里是捷径,而且是必经之路,因为我找不到词汇来归纳这个问题,以后会用说明为什么一定要从我这里学习,而不是从科学标准开始。
那么,有没有办法通过现有的认知,来学习传统茶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多办法,很难,因为要学习传统茶,需要保证不伤胃,这是第一点,今天的科学茶,生茶都是说伤胃的,那么这里首先问题就是,伤身体,也就违反了陆羽描述的“上茶”标准,也就是茶需要有药效,有了效果,还要符合,久服,有力,悦志的要求,如果伤身体了,那怎么会有力呢?短期说不定可能办到,长期呢?所以,现在认知没有符合标准的茶,怎么学习传统的茶,又怎么引起兴趣呢?另外,要说明陆羽是茶痴,如果是茶痴,喝茶必然量很大,如果不能保证品质,100毫升的剂量都会让我们伤身体不是么?因此,要实践,普洱茶必须要符合陆羽的标准。
那么,我们怎么学呢?实践做不到,理论还是可以的,那么理论我们怎么学呢?如果按照现有的标准,那么普洱茶是越学越歪的,毕竟现有的茶,都会给我们戴个紧箍咒,标准。现有的标准是熟茶,认可生茶的标准是在2007年,以前叫做青饼,在2005年到2007年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青饼”的字样,因此名不名字对于喝茶来说先不去计较,理论上应该抓重点,比如,生茶,熟茶是怎么区别的?在我的文章中也有说明,生茶熟茶是以当年的新茶汤色来辨认生茶熟茶的,黄色为生茶,红色,猪肝色为熟茶,这是最标准的,因为随着年份,温湿度的变化,逐渐变成红色,但是叶底还是墨绿色,要让生茶变成熟茶,那么需要在极端的温湿度下,让干茶变色才行,而这只是眼睛看到的,要真正变熟茶,还需要有熟茶的味道,这点依据正常存放,即使是广东地区,也需要八到十年左右。
因此,新手入门只需要分辨生茶,熟茶即可,至于茶的香气,滋味,叶底,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品尝的审评方式来获得感受,不需要辨认原料的拼配,所属的山头等等,为什么呢?因为即使我们可以辨认茶的香气,滋味,我们又怎么辨认这些成分所形成的香气滋味是健康的呢?是不是茶香与滋味都是健康的?脑补一下之前我说的科学茶 问题,您是否理解了呢?那么这样的山头茶,拼配的茶,香气滋味再好,又有多少价值呢?而在这样的价值下,将这些知识从这个平面无限展开,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您认为把资金,时间,精力,健康状态花在这样的价值上是否符合您的需求呢?那么,您愿意用多少资金,时间,精力来保证您的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