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四青年节"之青年制茶师篇
一第一位:19岁学茶的青春不要停
刚回武夷山的那天下午,我们去了认识的茶厂,他们还未开始做茶,师傅正静静的在屋子里看着电视,我们在一旁咋咋呼呼的啃着上饶鸡腿。胖子说:茶厂真是安静啊。师傅笑着接了一句:做茶的人,心就是要静。师傅19岁就到武夷山开山(挖山种茶),当时也没想过学做茶的,却被师傅的师傅看中,开始了制茶师之路。学做茶的辛苦师傅没说,倒是跟我们讲了观音指点茶农做岩茶的故事,故事不算精彩,我却很喜欢师傅将故事娓娓道来的样子,朴实无华却能够让人的心情跟着缓和下来。青春,是一场远行,既然开始出发了,就不要停下来。只要坚持往前走,终会走成属于你的亮丽风景。
二第二位:85后制茶师
85后制茶师——阿海师傅,刚刚在第十一届“闽茶杯”(秋季)鉴评活动中,获得肉桂茶类金奖、大红袍茶类特等奖、水仙茶类一等奖。武夷山下流传有“‘三刘’人做一流茶”的说法,阿海,就是“三刘”后人之一。“不会给自己要求每年要完成多少茶量,做多少,卖多少,不够卖也没了,不会从别人那采购回来再加工来卖”阿海家里也是世代做茶,自家的茶园和茶厂,从培育、采摘、制作到加工一条龙生产。
三第三位:“80后”女制茶师将太极融入岩茶
200多度高温的炒锅里,一双纤纤细手快速灵动地翻炒着茶叶的青叶,五六分钟后,迅速将茶叶取出,放在揉茶笠中揉捻……武夷山采茶制茶季,一位年轻的制茶师正忙着手工制茶。而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启桐的女徒弟——季素英!
生长在武夷山,季素英从小时候就开始接触茶。“我几乎是从懂事起,一只脚就踏入茶业界。”季素英说。刚开始的时候,从1斤半茶青开始摇,不时加茶青,加到后面,水筛上的茶青足有七八斤重。虽然手破皮了,却是不能停下来的,还是得忍痛继续。不消说,还有那温度在260到300度之间的炒锅,一个小小的错误姿势,就会给手带来很大的伤害。刚开始做茶,因为方法掌握不当,她的手经常被烫出许多泡。
热爱武术的季素英想起当年每天练习的太极。太极讲究柔中带刚,协调阴阳。她开始将对太极的理解融入制茶中。“将太极中的柔和性和协调性运用到手工制茶中,能使叶片的受损程度最小化,做出好茶的几率更高”。不仅在技法上运用太极手法,她还将太极对于生命的尊重融进茶里——“做茶,始终不能让茶的生命消失。”
四第四位:目标简单的小青年
虽然我是个贸贸然闯进他们茶厂的外来者,师傅还是诚心实意的请我喝了茶,并且耐心的回答了我的问题。然后我才知道,师傅不仅是制茶师还是厂长,却很少投入精力去拓展自己的品牌,而是稳扎稳打的致力于做好高品质的传统岩茶。
无视外界沸沸扬扬的岩茶炒作,守住根本坚持初心,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师傅说:“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茶做好。”师傅学茶到现在,已过去三十多年了,从最初的依靠笔记本记录各个品种茶特征到如今的烂熟于心,期间付出了多少心血,也就只有自己知晓。
茶汤入口,火香十足,传统岩茶的足火总是会折服各方茶客,滋味醇厚回甘,几泡下来茶味仍是不减,慢慢透出茶香来。我一直认为,传统岩茶就像睿智的老者,蕴含丰富的人生经历,怎么也读不完。五第五位:有信念的“时代青年”人生处处有惊喜,这话说的有道理。
随机走进去的茶厂都能遇到师傅这样有趣的人,师傅跟我们讲各路制茶师的来路和技艺、讲岩茶村的范围和各方小队、讲正岩产区的生长环境和地质,更主要的是跟我们讲茶。
一说到茶,师傅眉眼带笑、手舞足蹈,有着说不完的话。对于制茶,师傅有着自己理解的一套想法:“我们不要固守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我们应该传承没错,但不要过于执着。”师傅相信时代是在进步的,现代机械制茶不比传统手工差,只要能掌握其中的关键,机器制出的茶可不比传统制茶效率高又好?光说不做当然不能信服于众,制茶师自然是用茶说话。
三款茶依次排开,分别是马头岩肉桂、马头岩水仙、纯种大红袍(奇丹)。汤色橙黄清澈明亮、色泽诱人,各自的品种特征尽显无疑:肉桂的桂皮香淡雅迷人,山场气显,香幽水细,真的是霸气侧漏;水仙的兰花清香至始至终不曾改变,花香入水,水滑而细腻;这款奇丹的脂粉香不算锐,显清长,更像木质香气。
仅仅三泡茶,我们喝了两个多小时,临走前茶汤依旧不显水味,各自的口感特征仍然可辨,对于“好茶留客”这句话算是有了深深的体验。对爱茶人来说,喝到一款好茶便是幸福。而对于制茶师来说,与茶相伴一生,制出品质优异的好茶,得到喝茶之人的赞同便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了吧。
整理/小茶
图片/小茶&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交流|微信号:13067351231
茶叶点评网官方微信号:zgcyd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