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了解泡茶是什么,茶道是什么,做起来就不需要有什么规则或规定,既然都了解它们的面目了,就会做出正确的事,并不是规定必须这样去做,我们只是如此做。
如果将茶匙、茶夹收入一只圆筒站立在茶席上,它们很容易被泡茶者的动作绊倒打翻,茶具打翻则造成席面混乱,那不是大家乐意接受的效果,所以我们就让茶匙、茶夹躺着放在泡茶桌,这不需要任何规定。
就像:如果口渴了,我们不会去吃钢铁,因为我们了解说钢铁既不能吃也不能解渴,就是这样。不需要再有一个规则“当你饥饿口渴时,禁止吃钢铁”,这样说将会显得有点愚昧。
没有人一生下来或一学泡茶就了解其中智慧,它是透过经验、努力和受苦,透过创造、误入歧途和回到正确的道路才能够渐渐产生的某种美好品质。
故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所认为的“对”和“错”变得没有客观标准,有人透过了解来做出某些行为,有人透过不了解来做出某些行为。
比如泡茶者是否需笑着来泡茶?答案是无法简化规定为要笑或不要笑,一位茶行的总经理,他了解到泡茶者的工作是在为顾客试茶,笑脸迎人顾客才开心,方便茶叶销售,他就规定泡茶者泡茶时要笑,他的认知:不笑茶叶卖不出。
一位茶道艺术家在泡茶呈献茶道作品,他了解泡茶的信念是专心,把心放在茶,用心陪着茶叶浸泡,他的表情就会无杂念的样子,一副专心泡茶的模样,为什么还要做出应该笑或不应该笑的规定呢?
有关泡茶时到底规定要笑,或规定不要笑,是永远无法有绝对的答案,了解群与不了解群有各自的思维与态度,在各自的群,即使拥有颇相近的想法,仍然会发生领悟程度不一致的见解。
大家根据自己的了解所做出来的行为,它的层次感将表现得像金字塔般,而不只“是、否”两大块黑白分明的区块,比如我们一直在讨论的课题“泡茶者在泡茶时要不要说话”,它的答案无法“规定要说或规定不要说”,“要不要说话”不能是一个规定,它是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能力表现与临场判断的信心,这些皆来自泡茶者对泡茶、茶道的了解,有人认为茶道艺术的呈献,不需要一切多余的色彩、声响和动作的干扰,所以力求不说话只专心泡茶喝茶。
另一些人认为泡茶时不该说话的情景真是不多,尤其在茶叶销售初次接待陌生客户,要说很多通俗易懂的话去传递茶知识。那么难道就只能规定“要说或不要说”吗,甚至进一步规定“Y场合要说,Z场合不要说”吗?
了解,是亲身经历很多茶的事物,接触过喝过很多茶,在茶的道路上遭遇过很多挫折与尝试,不断摸索着茶道的面貌孤独地走,渐渐地,某种品质会在我们身体里结晶成为一种芬芳的精神,引领着我们敏感对待每一个泡茶时刻,我们在不同的境况会自己判断、选择,此时此刻到底要不要说话,该说话时滔滔不绝,已经到了不必说话的境界也就不必说了。
即使在同一场合,可能这个片刻说话是不好的,但是下一个片刻说话就变成是对的,因为我们在原有的了解已经又有了另外的看法。
所谓金字塔的层次,比如最下面的层是泡茶者要说话,最高层是泡茶者不要说话,那么在说与不说之间还有很多层面,属于可说可不说、先说后来不说、先不说后来说、偶尔说一说的处境与体会,同一位泡茶者可能会在这许多不同的层面来回游走,如果泡茶者了解,一切规定都变得没有用。
作者:许玉莲
责任编辑:邓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