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虽然被公认为是最复杂的品类,但其实了解起来也并不难。
首先,了解武夷岩茶的产地
武夷山是世界乌龙茶的发源地,诞生于此的武夷岩茶具有“岩骨花香”之胜而名誉中外,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其次,武夷岩茶是什么形态的
武夷岩茶的形态特征: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内质活、甘、清、香。有明显的岩骨花香。。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就是说最明显的区分,武夷岩茶的干茶泡过以后,拿一片茶叶出来,是呈三红七绿的状态的(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就是图片中这样的,当然我这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拿了较为完整的,实际上泡过的茶叶页面有凹凸,像蛤蟆皮一样)。
之后,知道武夷岩茶中的“网红”
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2平方公里。大部分种植的是水仙和肉桂,好岩茶也集中在这两个品种,了解武夷岩茶可以把范围缩小到如何弄懂水仙和肉桂,什么是好的水仙和肉桂。
所谓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
先说肉桂,肉桂的舌尖感是辛辣,如果你在坑涧里走走,嚼几下肉桂茶的鲜叶,你就知道原因了,不管如何做茶,肉桂辛辣感仍然存在,成品茶冲泡细细品味仍然会有,更重要的是肉桂的香调,岩骨花香之外的桂皮香、花香、果香很是诱人。陈年老茶除了诱人之外,也会渐渐润滑,香醇适口。
再来说说水仙。
水仙成品茶特征:条索肥壮(干茶是会比肉桂大许多的,非常明显)、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幽长似兰花,棕叶响,香味浓醇而厚回味甘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 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显,耐冲泡。水仙属于半乔木型的,叶片大而肥厚,是武夷山的传统名茶,内质香气浓郁清淳,如幽兰意蕴悠长。滋味甘清爽口,汤色浓艳,叶片肥嫩明净。
水仙,很优美的,名字,闻其名便能知其香,兰花香味,与肉桂相比,比较柔和。走水茶显兰底香,焙过之后的成品茶,除了兰香,还会有奶香、老枞还会带枞香,口感绵柔甜润,显微微的鲜味。
老枞水仙树龄30--50年以上,“老枞味”明显,岩韵烈,香气中等,汤色金黄,橙黄。滋味甘滑甜爽,极耐泡,水中可以闻到了老枞水仙特有的类似老茶树根的香味。曾经喝到过一款非常棒的吴三地老枞,真的是太好喝了,喝了会记忆犹新。
老枞水仙茶底
接着,大致了解一下武夷岩茶的历史、其他品种、生长环境啊,制作工艺之类的就差不多了,因为你纯粹是喝茶,并不是做茶,所以倒不用了解那么细致,知道就好。
历史以及其他品种: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武夷岩茶历史
武夷岩茶品种
生长环境:从地理学上来说,武夷山属于丹霞地形。各具形态的巨大岩石山峰,武夷山地表之所以呈现褚红色,是因为岩石中铁元素年长日久氧化的结果。武夷山岩石,主要是石英班岩,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等几种。表层的土壤,则是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红壤。这种土壤,正如古人所说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经纬度、海拔、气候也是重要因素。武夷山景区处于北纬27 43,,东经11801。平均海拔六百多米,最高的三仰峰729米。属于中海拔地区。而一般来说,中国的名优茶,特别是乌龙茶,几乎都产于这种海拔地区。气候则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温度在18—18,5之间。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毫升左右。一般,武夷岩茶一年只做一次,就是四五月开始采摘制作,历时大概半年,到十月左右新茶才会出来。
制作工艺:大红袍是茶类中工序最多、工艺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中的工序包括采摘→萎凋→摊晾→摇青→发酵(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复焙→精茶→包装或入库。只有经历了如此复杂精湛的工序,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大红袍。
最后,就是多喝岩茶,喝好的岩茶,滴水穿石,多喝也就慢慢明白其中韵味了。
重点我都大写加粗了,还有不明白的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哦!
欢迎关注【北纬28度】,了解更多岩茶、红茶知识!
本文内容及所有图片均为北纬28度原创,任何媒体转载请联系小编,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