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聊茶》第33期:茶无绝品求真性,金庸笔下王重阳

作者:老徐谈茶 更新时间:2022-08-21 03:11 阅读:409

各位茶友,我是回归田园。


2018年10月30日下午,新闻报道一代武侠泰斗金庸病逝,享年94岁。心里很悲痛,虽然传统教科书中,他的作品难入选,但忘了吃忘了睡非读完为止的作品,这辈子还只有他老人家的。80年代初,为看《射雕英雄传》,早早挤在小小的黑白嚓嚓响的电视机前的情景,历历在目。


写点什么?搜索他老人家为我们塑造的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了,华山论剑第一的王重阳,还真有其人,创立了全真教,留下了许多作品,而且茶文章写得非常好。


分享一篇金庸笔下人物的茶诗,算是对他老人家的哀悼。


一、原词


《解佩令》〔1〕


——元•王重阳〔2〕


茶无绝品〔3〕,至真为上〔4〕。相邀命〔5〕、贵宾〔6〕来往。盏热瓶煎〔7〕,水沸时、云翻雪浪〔8〕。轻轻吸〔9〕、气清神爽〔10〕。


卢仝七碗〔11〕,吃来豁畅〔12〕。知滋味〔13〕、赵州和尚〔14〕。解佩新词〔15〕,王害风、新成同唱。月明中〔16〕、四人分朗〔17〕。


二、注释


〔1〕解佩令: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五仄韵,后人按此规律填写。首创人是北宋晏几道《解佩令·玉阶秋感》。


《茶友聊茶》第33期:茶无绝品求真性,金庸笔下王重阳


(图片截取自网络)


〔2〕王重阳:(1112-1170年),俗名王哲,道号重阳子,金代全真道的创始人。曾在“活死人墓”中修行,自号“王害风”。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7人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后世称全真七子。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古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真功即内修“求返其真”,主要是修养精神;真行即外修,主张济世度人。


〔3〕茶无绝品:绝,独一无二的。茶叶没有独一无二的好种类。


〔4〕至真为上:至,极、最。真,本性、本原。最本性本原的就是最好的。


〔5〕相邀命:命,当训发号也,指派、发号。向情投意合好友发出邀请。


〔6〕贵宾:指尊贵的宾客,地位显贵的宾客,这里指好友。


《茶友聊茶》第33期:茶无绝品求真性,金庸笔下王重阳


(点茶用的盏和瓶)


〔7〕盏热瓶煎:盏,陶瓷器具,小杯子。瓶, 盛茶水的瓦器。煎,放水煮。蔡襄《茶录》:“盏气热,冷则茶不浮”再注入沸水。元代延续宋代的点茶,过程之一,点茶之前先要用开水将茶盏烫热,瓶只煎水而不煎茶。


〔8〕云翻雪浪:雪浪,指鲜白的茶水。形容沿用宋朝的点茶法斗茶,好茶是鲜白的茶水像白云翻旋。点茶过程之二,在茶盏中放入茶末,注入沸水,调成膏油状。斗茶胜负标准:一是汤色以白色为上品(浅色的乳浊液),二是汤花白色均匀持久为胜。


〔9〕吸:从口或鼻把气引入体内。


〔10〕气清神爽:指人的精神状态。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同时具有“清”、“爽”两种愉悦的感受。


《茶友聊茶》第33期:茶无绝品求真性,金庸笔下王重阳


(图片截取自网络)


〔11〕卢仝七碗: 唐代诗人,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与“ 茶圣”陆羽相提并论,又被世人尊称为“茶仙”。《七碗茶歌》是他七言古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重点的一部分,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广为传颂。


〔12〕豁畅:宽畅,心情开朗愉快。


《茶友聊茶》第33期:茶无绝品求真性,金庸笔下王重阳


(图片截取自网络)


〔13〕知:懂得、了解。


〔14〕赵州和尚: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公案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乾隆皇帝有“卢仝七碗漫习习,赵州三瓯休云云”,无名氏有“赵州知味,卢仝达此,总到仙家。这盏茶,愿人人早悟”。可见两人在茶界的影响之深远。


〔15〕解佩新词:按北宋宴几道所创词牌《解佩令》填写的新词。


〔16〕明月中:一是实景,明月当空环境清静;二是用典的修辞手法,引用化典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李白成了耐人寻味的第四人。


李白对王重阳的影响很深,参看附后的两首咏茶诗。“昔时曾见赵州来,今日卢仝七椀猜。烹罢还知何处去,清风送我到蓬莱”,“蓬莱”神话传说中海上三座神山之一(蓬莱、瀛州、方丈),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李白诗中常用。“一杯唯李白兴,七碗属卢仝家”。


〔17〕四人分朗:四人,卢仝、赵和尚、李白、我(王害风)。分朗,亦作分朗朗,清楚、分明,在此是悠然自得之意。


三、翻译


茶叶没有独一无二的好种类,最本性的就是最好的。向情投意合好友发出邀请,尊贵的宾客来来往往。茶盏已烫、瓦瓶在煮水,滚烫的水倒入放了末茶的茶盏点茶,调匀时鲜白的茶水像白云翻旋。静静的闻茶香轻轻的品味,让我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卢仝的七碗茶吃了让人心情开朗愉快,最懂得茶滋味的是赵州从谂和尚。按照解佩令词牌填写了新词,王疯子我新填成的该词邀约唱和。明月当空的清静处,七碗茶歌卢仝茶仙、吃茶去从谂禅师、诗仙李白、王疯子我,四个人都悠然自得。


《茶友聊茶》第33期:茶无绝品求真性,金庸笔下王重阳


(攸乐古茶园)


四、串解


(一)金庸笔下的王重阳华山论剑天下武功第一,武侠小说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王重阳的文采却流传青史。著作有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重阳立教十五论》、《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今共存诗553首、词673首。写茶诗词流传下来的名篇也多,此首仅是其一。


(二)咏物明道之作。以王重阳为首的全真道士诗词善于咏物明道,借用某一生活物象,来表达对全真教义的阐释和宣传。上片描写以茶会友烹茶品茶的过程及乐趣;下片使事用典,借卢仝、赵州和尚、李白之典,得饮茶之真味。全真是保全自然之本性,“至真”是道教的最高理想追求,全真教更以全其本真为号召。“好”没有独一无二的,“真”本性本原的就好。弟子马钰言“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茶是上天赐予人们的修身养性之物。只有在虚静的氛围中,才能体会茶的真正味道。心境闲静、圆融、清凉之时,自然能够品出茶的好滋味。不论喝茶、品茶,需要真性情,才能神清气爽。


(三)“茶无绝品,至真为上”成名言警句。理解这句话的核心是两个字,一个是“绝”独一无二的,一个是“真”本性本原。


这与全真教的教义相吻合,王重阳主张三教平等,他的七言律诗《孙公问三教》“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悟彻便令知出入,晓明应许觉宽洪。精神炁候谁能比,日月星辰自可同。达理识文清净得,晴空上面观虚空” 就反映出这方面的思想。主张内修“求返其真”。


绿茶、乌龙茶(青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普洱茶,也是没有独一无二的好,符合各茶类本性本原生态的都是好茶。


(四)后人转义的探讨。


1、茶无绝品,适己为珍。


保留前半句“茶无绝品”,改了后半句,“至真为上”改为“适己为珍”,包容性弃了,本性本原生态不要求了,只要适合自己财力、口感的就是“宝”宝贵的。成了“本我”以自己为中心了,但无可厚非,毕竟食品是个性化的东西,吃不习惯喝不舒服感觉不好的谁坚持?另外好吃但贵的,自己承担不了,也不去追求。


犹如茅台酒好喝,但价高喝不起;纯包谷酒味正价低天天喝。普洱茶王老班章古树、茶后冰岛老寨古树茶,不好会有那么多人盯上驻守,纯粹是炒作?不成商品的曼松贡茶古树,品尝过一次让人难忘。这些都是好货(非独一无二),但喝不起也难买到“真”品,只有降标准消费了。道理一样,但“适己为珍”有点不客观了。


2、茶无上品,适口为珍。


这就全都改了,不仅没有了非独一无二的好,而且是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口感的才是最好的。这感觉离开王道长的“茶无绝品,至真为上”有些远了。不仅不客观,而且很主观,有点“阿Q”精神及酸味浓了。


茶绝对有好差之分,也不是适合你口感的就是最好的。


《茶友聊茶》第33期:茶无绝品求真性,金庸笔下王重阳


(下关茶厂2003-2004年复刻版“五大金刚”)


五、附二首


七言绝句


《咏茶》


王重阳


《茶友聊茶》第33期:茶无绝品求真性,金庸笔下王重阳


一至七字宝塔咏茶诗


《咏茶》


王重阳


《茶友聊茶》第33期:茶无绝品求真性,金庸笔下王重阳


带给一代人快乐的武侠小说泰斗金庸走了,但忘不了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喝着、品着手中的茶,想到王重阳的“茶无绝品,至真为上”,也就想到了他老人家金庸!


(有几张图片取自网络,敬表谢意!)


(再次重申:文章就是写给大家看的,转载请保留作者,注明出处,不准删减,包括插图,尊重作者的辛苦劳动及构思。盗与道别等同,占为己有能心安理得?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授权《老徐谈茶》平台发布)


回归田园


2018.11.03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