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茶vs手工茶,到底谁更好?(上)
机制茶的“大而全”
机器制茶的优点在于大批量、成本低、品质稳定,可以实现量产。
某种意义上来说,生产工具的改进意味着生产力的提升,机器的发明也是为了更好的解放劳动力,能很大程度上去缓解制茶人无畏的体力消耗,减少其精力的浪费。
况且现在的岩茶做青机器经过了数代的改良,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应用水平了。
因为茶叶是“靠天吃饭”的,天气原因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碰上不好的天气状况时,机器在萎调、走水环节会比手工更有优势。
之前听一位制茶老师傅半开玩笑的说:“机器碰到雨水青也比较好处理,我们人工有时候还真没法呢”。
机器的可控性,使得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变数”能让我们更好去预料及应对。
其实可以这么说,只要做茶师傅水平够,使用机器对应的去炒茶、揉茶、焙茶,就这几个环节而言,是可以做到不出纰漏的。
而机器制茶的劣势也很明显,因为机器的运转方式是滚筒式的运行,相对手工来说对鲜叶的保护更弱些,走水的均匀性也比不上手工。
二者互为补充
共生共荣,“彼此成就”
真正意义上的“纯手工茶”,有,但少!而机制茶也并非完全靠机器来实现自动化流水线,就比如晾青环节,就一定需要人工来完成。
在采茶环节,目前可实现大部分机采,因为人工采在现实条件上不允许,众所周知现在的人力资源才是最大的问题,人工越来越紧张,手工采茶会逐步成为一种奢望。
细心的茶友会发现近两年武夷山已经出现用无人机运载青叶,也是因为在人工挑青环节产生的用工问题,这也是这行在未来发展上的一个矛盾点。
因此,我们认为最普遍、最惠民的就是手工与机械相结合,取长补短。
机制茶跟手工茶,如果从商家角度而言的话,前者意味着可以批量生产,后者则是反之。
后者意味着品质可能更高,但也可能品质更加参差不齐,机制则反之。
所以,手工制茶以及机器制茶,其实只是制茶的两种互补的形式而已,并没有谁更高尚谁更低等之分,最终的成因在于人的掌握上,二者在未来的茶叶发展中将长期彼此存在,互为补充,共生共荣。
小结
当然手工制茶是机器制茶的基础,那机器制茶的程序都是按照手工的原理去掌握的。
那无论是手工还是机械制茶,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制茶的人,最终讲究的是制茶技艺的技术含量。
如果制茶师傅的技艺很高,那不管是机械还是手工,都能把茶叶的品质掌握得非常好。
总结来说:一款岩茶品质的高低,制作环节上面,取决于制茶师技艺的高低,而并非取决于他采用了何种制茶形式。
所以我们以后去喝茶时,听到有人自豪地说:“我这可是手工茶啊”的时候。
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去喝这泡茶的“本身之味”
不要过多在意它是机制茶还是手工茶。
请深谙一个道理:制作方式不代表结果,消费者注重的是那杯茶进入口腔后的那股韵味...
#我的家乡在南平##茶##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