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祖先是古代百越民族中的一支。勤劳勇敢并富有智慧的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能使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能反映本民族心理和性格特征,具有独特风格的精神财富。
侗族是一个多歌的民族,侗歌种类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不同名称、不同韵律、不同曲调、不同风格和不同演唱形式的侗族有近百种。
新中国成立以后,植根在群众中的侗歌演出在侗族居的村寨一直非常活跃,侗族人民把唱歌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侗族不愧是个善于歌唱的民族,他们对美有着执著的追求,对歌谣文化有着天生的爱好,不仅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歌谣作品,而且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积聚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并升华为歌谣理论。
饭养人身歌养心”,就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因此,凡到过侗乡的人都被侗族人民喜爱音乐的情景所感动,他们从内心赞誉“侗族是音乐的民族,侗乡是歌舞的海洋”。由于侗族聚居区远离大中城市,交通十分闭寒,社会发展缓慢,因此许多古补纯正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保存。侗族大歌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侗族大歌来源久远,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刘向记载的《越人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侗族大歌,但那种声韵优美、情景交融、风格含蓄的抒情曲调已经为侗族大歌的产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