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晚,我问梨花箐小伙,今年赚了三万块钱没?
他说,差不多,赚了2万六左右,算得还真细,小伙子有前途,我说争取明年赚个十万块。
他说明年给他多下点大单 。
我说好。
心里有点惭愧,跟着我也没赚到钱。
他说,他明年想出去打工了。
我说,你明年,春茶时做完,然后出来我这边吧,我这里有住的,帮着我点,晚上再摆点小地摊的什么的。慢慢的接触一下外面。
他说好。
二、
一早,弯弓小伙问在不在?我估计,可能是,有五六公斤茶还没把钱完,
到晚上我才回复了,
我问他,有没有赚到50万了,他说,没到点,今年有点难,30多万吧。
我说:厉害了。
人生啊,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出生大过选择。
三、
前几天,有位同行说,他以后只做各茶区最好的名山茶,为茶山人民做贡献,帮助茶山人民。
我说,你想赚钱就直说,你别管名山人民的死活了,名山人民不需要你,人家生活比你自在。
他说我的茶不好喝就走了。
前两天看罗永浩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时里说到云南临沧卖茶的事,这样的非名山的茶区太多了,这些地区确实才是帮助的重点。
选择好时间段,海拔,做出来的茶都会不错的。只是这些地方,在推广时会费些功夫。有人愿意做,有人不愿意做。
四、
这几天,心里有个强烈的声音说,应该说是每年年底。
不想总去讲性价比了。
每次,我看到很多品茶大师在评论一个高端茶时,看看自己的茶的卖价,我都感觉 自己的茶是垃圾。
虽然,我不知道那饼茶在多少人手里传递过,说实话,我心里还是有类似自卑的想法。
反过来,让我去喝这些大厂高端茶,光从口感对应价位上,我十有八九可能会想,喝这种茶的是为了喝茶还是为了装逼。我也会说这是学费茶。
当然,学费茶这事,每人理解不同,也有茶友买了我的20多元一饼的说学费茶的。这个冷静下来想想。人家说的也没错,毕竟没对上味。我没找到他们想的的那些点。
比如,上周,有些茶友说,老板,听说你们的茶不错,推荐点性价好的,我一听,就弄了几个三五十的链接过去,结果,人家自己选择了一百多的。如果我能推荐得到位一些,应该价会往上些。
非标准化产品类目上,很多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谁对谁错。所以,就是看谁的口才好,场面装修更壮观。
大师喜欢说好茶自己会说话,可是100元的茶该说什么样的话,500元的茶该说什么样的话,大师没说。
这也是这类产品销售上的难点。
五、
2013年左右,在老曼峨,准备去老班章,都是鼓足勇气去的,没办法,需要见见世面。当时老班章好像是卖3000多吧。
是老曼峨人带着我进去的,他们也不想进,因为,他们进去了也不知道做什么。
当然了,当时,我也一根没买。买了几瓶茶饮料装装样子。
后面路过贺开,没有兴趣下车,不是说瞧了老班章瞧不起贺开。相反, 还是感觉弄不起。
跑山里弄一泡茶得瑟又有什么意思,纯得瑟在昆明就可以。
所以,那种感受我深深知道。
最远的地方有最深的套路和价格。
多年过去了,班章村周边的森林和竹林全改造成了茶园,但这价格还每年往上走。
名山茶的“德不配位”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