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9年了。冷空气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昨天自己在家试了三个红茶。后朋友让过去又研究了两个斯里兰卡红茶。
喝得味觉错乱也没喝出点思路。文化差异这事,勉强不了。 欧洲人喝红茶是调饮。可能有各种花,苹果,山楂,糖,奶,薄荷,柠檬,香草。等级,古树概念的内容对他们而言不重要。
国人还是更喜欢清茶类。小青柑类总体来说,还是不适合传统主流的风格。无法替代传统,只能做为小众产口继续。
今天下午又试了两个红茶。其实这个热量对我而言。有点过了。我算是偏易上火体质。红茶喝多了会上火。
年底,红茶的销售季节是来了。这,很简单可以从发货周期上瞧出来。
喝红茶的顾客理由相对简单,相对喝普洱茶的顾客性格是如何?
有段话是如下写的:
喝茶看性格:绿茶:热爱生活、有朝气;红茶:感情丰富、宽以待人;白茶:与世无争,恬淡自得;乌龙茶:比较怀旧不失睿智;熟普:有内涵,有些固执;生普洱茶:善于捕捉机会,喜欢冒险;花茶:富有情趣、易伤感;奶茶:和气随性,喜爱幻想。
上面说得不一定对。但有一定的道理。喝红茶的茶友咨询的问题相对普洱茶顾客少了很多。
最近试红茶,表面是瞧着红茶销售高起来引起了热情,更深层的是红茶确实很适合人们在冬天喝。
确定一下味道如何。有时试茶,不一定要试出多的特点来。确定一下茶的风格,加深味觉印象记忆刻度而已,记忆总会被平平仄仄的日子淹没。
然后,再试试自己的勐库白茶饼。
勐库白茶饼昨天就开了。本是想昨天就试试。后有朋友叫着去试个茶。就放到了今天,还有一个作用是:需要清一下身体的火气,红茶感觉喝得有点上火了。
勐库白茶茶饼其实并不白。应该说是黑白和少量黄相间。六大茶系中的“白茶”,其实是以制作工艺和发酵程度来区分的。茶青采摘下来后经过晾晒或阴干,自然萎凋,干燥或文火微焙,轻微发酵而成。
味温性凉,退热降火、祛湿败毒。是白茶类自我特别的价值。白茶还有一个特点,浓淡相适宜,易上火的人不易上火的都适合,淡妆浓抹总相宜。
云南白茶产品类主体有月光白,单芽型白茶,还有是寿眉型白茶。寿眉型白茶应该是将来云南白茶的主体品种。虽然不似其它的外表漂亮。但这也更能反应出山头的味道。毕竟,普洱茶晒青茶也是按一芽二叶的标准来采摘。采茶人制作白茶采摘角度来说,也是按这方面的经济和习惯角度来采。
其实这个勐库白茶饼上月就想特意写一个文章。后面还是停下来。
上月应该是一位陌生的茶友,买了一饼。后面反应说,这个勐库白茶性价比很高。如何高?也是买了云南的卖家的白茶,比这个价高4到5倍。口感很相近。这个甚至更经泡。差异可能是别家的比大臻的等级更好些。其实这不是等级的问题。茶区叶种的问题。
是哪家的茶?我没问。类似这些问题,没必要多问。但其实很容易知道是哪家。还是哪句话:瞧价格体系和经销体系就会知道。这个对任何品种适用。
开始泡的时候已是下午6点过了。还是要借着昆明最后的自然光观察一下茶汤情况。
稍大些的盖碗。8克。这个盖碗一个人有点多了。
初步的印象是第一泡就汤亮,茶汤饱满。
香气,怎么说?混合香型,有点药香感,花香感,干茶香,还有点青味的感觉。这些香的不确定性更多的是因为茶才压出来半年左右的时间。味道主体还没确定。
涩方面很少很少。然后甜味随之而来。
2018,2019。这个时间的结点上,想的东西总会有交错。
白茶的味道相对来得相对简洁,纯粹。但再简洁,细节总会有不同。香气纯,味醇,甜度生,然后层次感,经泡度方面。基本上会有个总体判断。
香气随着时间的进行永远会改变。这个勐库白茶饼,自己更喜欢的是茶汤饱满方面。这方面的后面是丰富的内质在起作用。才想整个茶感觉饱满有韵味。
有几泡有点脸发热感。但不想往这方面论述。因为我不确定这个感觉是前面半小时才泡的红茶引起来,还是这个茶起来的。
白茶是今年想增加品种做的品种。包括前面的邦东白茶。本想多再做些量的。
后,山上初制所的小伙累得生病住院了。事情就停了下来。
再后面,望着一房子的货。想想,没有就没有吧,2018,再见。
写于20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