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黄山,茶叶何其多也,在歙南与浙江交界之地,有一名茶曰“大方茶”,据传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大方茶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旧五代史》有“唐乾化元年(911)十二月,两浙进贡大方茶两万斤”的记载。
大方茶有许多好听的名称。因大方茶在初制时有“拷扁”的工艺操作,所以称它为“拷方”;也因大方茶色似铸铁,形如竹叶,故又称“铁色大方”或“竹叶大方”;又因大方茶产自歙县老竹铺,所以又名“老竹大方”;还因大方茶吸香性好,窨制成花茶后颇有特色,故被戏称为“花大方”。
然名符其实的名称是“顶谷大方”。缘由是茶产于山之顶、谷之巅,又是大方和尚所创制;为了突出茶的产地、特征和品质,也为了感谢大方和尚制茶,教茶之恩,就有了“顶谷大方”这个大气的名称……。以至于有人称赞说“作为一种绿茶,顶谷大方这名字听起来着实透着一股大气,如同《爨宝子碑》里闲闲一记中锋运笔,老到、精纯,却又大朴大拙,天真厚重……”。
大方茶,其实是扁平茶类中的一种,闻名遐迩的龙井茶可能就是大方茶的表弟,为什么不是表哥呢?因为著名茶专家胡坪先生认为:龙井茶的扁形很可能就是吸取大方茶炒制技术而发展起来的。
今天我们对冲评测的是代表安徽炒青的顶谷大方茶,以及代表浙江炒青的龙井茶。龙井选取同价位目前最好的贡牌高山龙井,线上售价为680元每斤。顶谷大方茶由于没有大品牌,选取线上小店恋山堂顶谷大方茶,线上售价为620元每斤。
干茶
龙井:条索细长,色泽黄绿,匀整度一般,香气较浓郁。
顶谷大方:条索比龙井稍宽,更扁平,质更轻,相对色稍显绿,较匀整。香气浓郁。
左为龙井茶,右为大方茶
第一泡
龙井:香气浓度中等,鲜爽甘醇,稍有苦底,生津较快,汤感协调,喉韵出。回甘强度一般。
顶谷大方:香气较浓,豆香中略有花香,入口后栗香更显。苦涩较强,尤以苦甚,但涩不明显,苦能化开,汤感较醇厚,生津回甘明显。
顶谷大方明显滋味更强,苦底有劲,汤感也更显厚,生津回甘稍弱上一点。特点很明显。
左为龙井
右为顶谷大方茶
第二泡
龙井:香气变化不大,汤感更厚润,生津累积向上,回甘甜感稍弱,喉韵茶气持续。
顶谷大方:香气仍好,汤感较顺,苦虽重但能较快化为生津,涩并不显,香气较复合,生津回甘有一定上升。
此泡可见顶谷大方茶的滋味强度更显,同时相对龙井茶的滋味甜度更好一点,生津更强。
第三泡
龙井:香气向下明显,汤感稍弱,甜感开始明显,回甘变甜,苦涩稍高,生津留存仍不错。
顶谷大方:香气下降,甜感开始明显,苦度亦存,汤感仍好,微苦微涩,生津回甘渐弱了。
尾水
龙井:香气已尽,涩感又起,茶汤依旧甜润,生津回甘尚有延续,饮毕有明显回甘。
顶谷大方:香气已趋尽,汤感仍有一定留存,滋味甜润,生津回甘渐褪。
虽说是尾水,顶谷大方却有更明显的茶味,内质支撑更好一些。
茶底
龙井:少量一芽一叶多为一芽:叶少量碎硬,用料不到特级。
顶谷大方:多为一芽二叶,持嫩度较好,采摘与龙井类似,但明显原料更嫩,均整度更好。
龙井茶底
顶谷大方茶底
主要口感指标对比
解析:香气上顶谷大方更浓郁一点,全阶段稍强。
汤感上厚度与滋味强度也更好,曲线明显更平,持续性也更好。
苦涩曲线可见顶谷大方的苦底更重,但这里的苦还是能化去的苦,并不影响汤感。
生津回甘上看龙井茶表现稍好,尤其是后段维持得不错。
综合评价
总体上看,顶谷大方茶明显有更浓郁的口感,更丰富的香气类型,苦更重但能较快化开,相对更对老茶客的胃口,龙井茶在回甜上更好,也会更适合新茶友的口感要求。
在同价位上看,顶谷大方茶相对口感要好上不少。
同时让我更遗憾的是,机制大方茶已经完全开始借鉴龙井茶的工艺,虽然说卖相和口感更好,但失去了原本的自我个性,这对茶叶的多样性明显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