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一过,好像茶一时间就炙手可热起来。
茶市里一派热闹喧嚣,仿佛熙熙攘攘,皆是为寻茶来。
孙思邈在其《十二月修养法》中写道:“寒冬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减辛苦以养肾气。勿伤筋骨,勿泄皮肤,勿妄针炙,以其血涩,津液不行。”
“中医学”里说:甘温的红茶刚好可以滋养人体的阳气,能够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生热暖胃作用颇佳。红茶有御寒功效、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都能有效预防感冒;红茶中的茶黄素具有杀除食物有毒菌、使流感病毒失去传染力等作用。每天用饮用红茶,可预防感冒和流感。
然而虽然天天喝着上好的正山小种,依旧抵不住作死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我还是感冒了。
于是老黎终于舍得拿出一款好茶来慰问我一下。问之“何谓芜茗”,答曰“茶自会言语,可担其名”。
沸水冲泡下去,茶汤从茶盏进入口腔的瞬间,抓住我的,除了惊异,更多的是那不可思议的颠覆性认知。
原来,红茶可以是这样的;原来,红茶清饮可以像喝冰糖水一样清甜;原来,红茶可以有桂圆味与青苔香、木质香齐备;原来,红茶可以汤明如镜;好多的原来,细问之下,原来,这就是上百年的老枞野生红茶,这就是自己爬了一千三百多米的高山看到的稀稀落落的老茶树做出来的那款茶。
犹记四五月间,做茶小分队……
又回忆起来前段时间去巡山,是这个冬天里格外艳阳高照的一天。
车从风景区出发,从蜿蜒的公路上盘山而上,两岸青山峻岭,流水潺潺。山是一样的山,但这儿没有中心景区的喧闹,听见的除了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只剩那林中的百鸟朝凤曲和那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水流声。
冬日里的桐木,我是第一次见。
我很难找出一个形容词来准确地描述冬天的桐木,它的魅力未但在于山的秀美水的妩媚,更在于那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纯朴与羞涩。
去的那天恰是逢巧,桐木里正举行着斗茶赛的初选,赛场后便是那座年代悠久的基督教堂——曾觊觎红茶的英国人在18世纪50年代就已经深入桐木,不仅盗取了茶树种苗,还带走了制茶技术,离开时好像炫耀一般还在当地留了一座教堂作为历史见证。
不过也没来得及去看看斗茶,只喝了口热茶就赶紧去巡山了。
比起芳菲四月去登山,冬天爬起来就更累了些。管理茶园的大姐却健步如飞,期间还给我们讲故事以防我们无聊,走走停停约莫三个小时才到了山林。
山上树木茂密成荫,茶树散落其间,或生于石缝,或出于砾壤。沿着被茶农久踏成形的小路蜿蜒而上,两边的茶树依山傍势而生,与大树、丛草交缠,盘根错节,仿佛浑然一体,花草蝶鸟与之相拥,苍松青竹与之相伴,香甜果实与之相守,故野韵芬芳,与生俱来。
管理茶园的阿姨讲:“这些老树,年级大得嘞,据说清兵入关就有咯!老一辈那会儿,这茶都是做烟小种,卖到国外去!”
我一脸惊奇:“哇!真的假的?那不是两三百年?梁骏德不是说桐木里的老树最多也就八九十年吗?”
阿姨一脸严肃:“梁老先生说的是平均年龄,五六年的和上百年的一拉扯,就平均八九十。”
老黎则偷偷跟我讲:“阿姨的话不用太认真,这些树应该是为民国初年以后或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种植后野放的茶,百年老枞是有的,两三百年就夸张了。”
我又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那比「小重山」更老吗?会更好喝吗?”
原谅苦逼孩子,自这款茶做出来还未曾有什么机会怎么品鉴过(我会说是老黎不舍得吗?不!划掉,不敢说)。
虽然未曾有幸喝过,但当时,我几乎可以肯定,这儿的茶必为人间佳品,不为别的,就为此超凡脱俗的明静与宁臆。
桐木的环境,是得天独厚的。
• 方圆565平方公里的原生态高山。
• 1200米的平均海拔,形成明显的小气候环境,昼夜温差大,白昼茶树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多,夜晚呼吸作用弱,养分消耗少。
• 120天年均雾日,空气湿度大。漫射光与短波紫外光多,芽叶内含物质丰富,游离氨基酸和芳香性物质含量高,纤维素含量少。
• 11~18℃的年平均气温,氨基酸、蛋白质及含氮化合物多,茶叶味美鲜爽,耐泡程度高。
• 2000毫米左右的年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茶叶旺盛生长的3-10月间,平均湿度为80%,茶叶持嫩性好,品质优。
• 4.5~5的土壤PH值,呈酸性,铝离子、活性钙含量符合茶树生长需求,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良的土壤环境。
• 30~90厘米的土壤厚度,土质疏松,排水性能好,土壤自然肥力高,无需施用化学肥料。
野生的茶树在这样的高山上自然生长了上百年的寂静时光,也富有了些村夫野樵的气质。
采摘下带梗成茶,叶形自然舒展,貌似不修边幅,但同时具有了大山霸气与森木灵气。
1711年英国诗人Alex andev pope赞美武夷红茶:佛坛上银灯发着光,中国瓷器里热气潮漾。赤色炎焰正烧着辉煌,突然地充满了雅味芳香,银茶壶泄出火一般的汤。
1725年,英国诗人埃德华・扬(Edward Young)在诗歌《热爱声誉,一种普遍的酷爱》中写道:“她两片红红的嘴唇装作轻轻吹起微风,吹凉武夷茶却激起了男友的心;当大拇指和另外一只洁白的手指端起茶杯时,令世界钦佩。”
初饮的那一刻,我大致也感同身受的这些诗人们的欣喜与崇拜之情。
看似其貌不扬的这款野生老枞小种「芜茗」,当茶汤在口中轻荡回旋时,苔藓味会一点点释放弥散开来,就像行走在草木森然的密林中,颇有山林的霸气洒脱之感,嗅之有熟秋果香,凛然山野之气,肆意畅快。
茶汤金黄明亮剔透,汁水滑润温和优雅,野花蜜香芬芳悠扬,盖有粽叶香,入口清顺似泉涌,细滑若丝绸,回甘甜如蜜糖,且有清冽凉意,借野生古茶的丰富滋味,来感受大自然的干净纯粹。
细细回味,汤淳浓郁,果胶感明显,含香内敛不失活泼,带些许木质香,又仿佛青苔味,令人想到深林中不谙世事的小鹿,好奇张望,有自然野性,却往往十分温顺,这样的灵动,让人喜爱。
嘘……不要讲话,请吃茶吧!
撰稿 \ 小妖 配图 \ 一缕阳光
声明:原创文章 | 转摘请联系一缕阳光(173059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