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是一款老少皆宜的大众茶品,也是在六大茶类中每年消耗量最大的茶品。这源于红茶的包容性非常好,可以单独冲泡品饮,可以冲泡后加奶加糖做成奶茶,还可以加些花茶水果煮上一壶花果茶。它在各种角色中任意转换,没有任何违和感。
红茶的品类也很多,主要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正山小种、外山小种,主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工夫红茶:祁门红茶、滇红茶、川红茶、宁红茶、英红茶、九曲红梅等,主产于云南、四川宜宾、安徽祁门等地。红碎茶:叶茶、碎茶、片茶、末茶等。
一般红茶的冲泡需要控水温,如果水温过高会泡出红茶酸涩的口感,存放的时间和环境也比较讲究,一般红茶品当年茶比较好,次年茶茶香流失,口感也会差很多。我给大家推荐一款可以高温冲泡,也可以存放转化数年的“云南古树晒青红茶”。
说起云南红茶,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著名的“云南滇红茶”,并且认为“滇红茶”是云南红茶的鼻祖,其实不然。滇红茶的产生是在1939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东南各省茶区接近战区,产制红茶不易,为维持华茶在国际上现有的市场,并支持抗战而根据国际上红茶标准,采用高温烘培,研制出来的品种。早在滇红茶之前,其实就有一种“云南传统红茶”——“晒红”已经在云南民间广为流传了,只是因为当时云南处于边疆地区,民间所产之茶不入主流法眼而却少文字记载和相关标准。
相传元朝时期,蒙古人南下征战,中原人戍边来到无量山。因这里海拔高,冬季大雪封山,夏季气温低凉,不适宜种植庄稼,后方补给不足时,就采野果食用,导致水土不服,久而疾病缠身,让他们身体每况愈下。尽管原住民的茶叶让原住民安康,他们也想饮用,但其苦涩又让他们很难入口。这些来自中原地区的人们,把中原地区与原住民的一些制茶技术结合起来,选用二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鲜叶,经摊晾、搓、团、抛、捂、日晒等工艺制成茶叶,可长期存储,放在罐子里,或者蒸压成不同的形状运输到边防驻点乃至更远的地方。虽然这段历史只在当地民间口口相传,其真实性早已无从考证,但这也许便是最早的“晒红”。
云南古树晒青红茶的工艺与特点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典型环节。最后一个环节“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以达到保质干燥的过程,干燥过程一般采用烘干机完成,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以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也就是提香。
“晒青红茶”的工艺则是: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轻氧发酵)、晒干(日光干燥)。对比可见,晒青红茶与其他红茶在工艺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发酵和干燥这两个环节。其中普洱晒红的发酵比较偏重与有轻氧参与发酵,使其在发酵的同时伴随着部分氧化作用,在发酵度方面低于主流红茶,形成介于乌龙茶和主流红茶之间的独特风味。而有别于高温干燥的日光干燥使普洱晒红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质,可以后期转化,长期保存,就像普洱茶一样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古树晒青红茶的陈化
当年新制的古树晒青红茶略带淡淡的青涩味,花香自然幽雅,留杯不张扬,茶汤橘黄透亮,叶底黄褐鲜活,甜滑顺口。存放一年左右,青涩味渐去,带甜味的花香更显,汤色加深。存放三年后,香气馥郁,汤色橙红,此时茶黄素与茶红素得到有效转化,品饮效果非常不错,存放十年以上的普洱晒红香气陈中带甜,汤色深红,口感醇滑。
古树晒青红茶的冲泡
茶品冲泡的水温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茶青采摘时候的老嫩程度,比如说只采摘茶芽尖的绿茶和红茶,用高温沸水冲泡就会让茶汤失去鲜爽感。古树晒青红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古树普洱茶青作为原料制作,采摘的是一芽两叶到一芽三叶的茶芽,用这样的原料制作的红茶,经得起高温冲泡,也经得起耐泡度的考验,一泡晒青红茶,冲泡得当,茶水比合适,可以冲泡25泡左右。
这样一款品饮有味,冲泡方便,还可以存放的古树晒青红茶,值得我们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