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做一个关于茶叶访谈的类的节目,发现一个问题,好多人不喜欢喝茶的原因居然是茶叶太苦。
你喜欢吃苦吗?我想除了一些特定人群外,没有人喜欢吃苦。
但是茶圈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不苦不涩不是茶”,它所编织起来的谎言,把一群本该喝茶的人拒之门外,让人们产生茶就是苦、涩的既定影响。
那么事实又是怎么样的呢?
先说茶的苦涩。
茶的苦涩主要是跟茶的内含物质有关。
茶多酚:重量占干茶约18%~36%,是茶汤苦味和涩味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茶汤浓度的构成。
咖啡碱:重量占干茶约3%~5%,带着苦味。茶叶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生物碱,此外茶叶中还有少量可可碱和茶叶碱。
茶叶内涵物质及其风味
好多茶人一看这些物质会说:“好东西呀!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好处,看来好茶还是要苦要涩呀。”
但人们似乎已经忘了茶,最主要的定位是饮品,而且药品。
这些物质绝对是好东西,但是如果因为这些好东西把原本想要喝茶的人给拒之门外,那么再好也没有用。
一杯喝起来鲜爽可口的茶和一杯苦涩无比的茶,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前者。
多喝几杯的茶的主要内含物质的量,必然比只喝一杯或者不喝得多。
再说茶叶苦涩与是否是好茶的关系。
答案是没有多大关系,反而茶叶苦涩往往是茶叶品质“不好”的一种表现。
有的好茶,苦涩感很淡,甚至感觉不到。
这类茶一般都是名优茶,原料嫩度高、采制时间早。
茶叶内含物质在不同季节和等级含量对比。
茶多酚含量:春茶<夏茶,嫩叶<老叶。
咖啡碱含量:春茶<夏茶,嫩叶>老叶。
茶氨酸含量:春茶>夏茶,嫩叶>老叶。
这类茶把握一个度就是:“茶汤淡而不寡。”
有的好茶,苦涩感很显,但属于入口即化,反而后期带来的回甘、生津,让人难以忘怀,流连忘返。
这类茶一般会出现在品质较好、仓储得当的生普中。这类茶一定是苦涩干入口即化、回甘生津。
最后讲,如何泡一杯不苦不涩的茶。
除了一些茶因为其工艺的原因,但大多数茶其实可以通过冲泡实现不苦不涩的。
最核心的点是茶水比、茶水分离、看茶泡茶。
茶水比:很好理解,就是少投点茶叶,让茶汤淡点、苦涩感自然少点。
茶水分离:这个很重要,如果不茶水分离,那茶的苦涩感是绝对不会避免的,茶和水在一起就以为内含物质的浸出。
看茶泡茶:这个就需要泡茶人懂点茶叶冲泡技巧了,根据茶叶的嫩度、松紧程度控制泡茶的水温和时间。
蔎茗说
我一直认为茶应该感谢奶茶的出现,因为奶茶的出现才把好多不喝茶的人拉回到喝茶的行列,至于奶茶所存在的问题,需时间去更正,他们不是再越变越好吗?
茶是好东西,但一定要被人们所接受,才会发挥自己的价值。茶业需要发展,就需要做好传承与创新,传承必不可少,但创新也尤为重要。
点个【】,如果觉得说的有用的话,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