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作者:茶业复兴 更新时间:2022-08-22 22:57 阅读:294

每周一至周五 更新原创文章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茶业复兴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坐在不远处的另一位老乡抬着水烟筒,


咕噜咕噜地抽了一口,


带着一丝狡黠和骄傲地看着我们:


“张毅吗?当初张毅的石磨就是我给修好的。”


——————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和王石匠聊上,纯属偶然。


易武斗茶会期间,本是要去找福元昌聂董事长租的院子里找她聊天,不料她不在,但热情的老乡还是招呼我们坐进了院子里。


我们也不拘谨,抓一把茶台上的生瓜子,便坐下和大家聊起来。招呼我们的老乡家里虽有茶地,许多年前就承包给了别人。和我走访过的爱夸奖自家茶叶的勐海茶农不一样,他好像对易武的茶兴趣不大,“淡淡的,没什么味道,平时就做给家里小孩,他们带去给公司同事领导喝”。


我又问起了张毅,这位复兴了易武茶的名人。老乡只说知道这个人,曾经是乡长。这时,坐在不远处的另一位老乡抬着水烟筒,咕噜咕噜地抽了一口,带着一丝狡黠和骄傲地看着我们:“张毅吗?当初张毅的石磨就是我给修的。”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这位老乡自称王石匠,他没有告诉我们他的全名,同村的人也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姓王,是个石匠,久而久之大家就都叫我王石匠了”。


王石匠一开始不做石匠工作,他偶尔做修桥工程,有需要还可以给人刻墓碑,是小时候跟四川师傅学的。据王石匠说,一开始张毅用过去的老石磨压饼,但因为磨损严重,老石磨压出来的饼即不平整也不好看,于是找到他帮忙。王石匠从前没做过石磨,不过凭借自己的聪明和细心,修复打磨好了老石磨,真淳雅号的制作这才步入了正轨。这一段背后的故事也恰好解释了94年张毅老乡长做出的第一批茶外形不佳的原因。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石磨压制,是传统普洱茶制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普洱茶散茶被蒸软后放入干净的布袋,揉均匀后放在木板上通过石磨压制成饼形。如今依然有许多地方仍采用人工踩踏石磨来压茶。这样古老的工艺从清代开始延续下来,但在近代战乱后几近消失。


幸运的是,90年代中期,通过多方的努力恢复了传统石磨工艺。张毅,作为易武复兴的重要参与人,通过真淳雅号将普洱茶重新带到公众视野中。随着易武普洱茶的复兴,需要石磨的人越发多起来。王石匠开始以石匠身份制作起石磨来。一开始,他用自己开采的石料,就在易武正街附近的后山。后来又从石屏买进石料,在家旁修了个小工作间开始生产石磨。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根据实际需求,他又在老石磨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调整:原先的老石磨宽28厘米,高18厘米,人站上去稳定性不够,力度不均衡导致压出的茶饼也存在左右松紧不一的问题。他将石磨直径加宽2-3厘米,高度降低了3厘米,改进后的石磨重心降低,稳定性增强,茶饼合格率提升的同时也使压出的茶饼形状更好看。


但做一块合格压茶石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别人那里做出357克茶饼的石磨,是一块40公斤重的大石头,每块都整齐划一。若是有人来王石匠这里询问石磨,王石匠会首先问他们:要做易武茶还是勐海茶?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喝茶许久,第一次知道易武和勐海茶饼形状会不同。


石磨的重量与压面弧度,直接决定了压出茶饼的形状、松紧。一般而言,压易武茶的石磨做得更拱,勐海茶的石磨做得更平。这其中的门道在于易武茶持嫩度较高,采摘嫩度常为一芽三四叶,做出的干茶条索较“粗”,如果空间不留足,容易压断茶梗;而勐海茶稍“细”,所以更平。易武茶的石磨最深处通常会做到2.0-2.3厘米,而勐海的则为1.8-2.0厘米。


两个数字差别不大,却是王石匠最具匠心之处:“打石磨的人很多,只有我能说清其中的门道。别人做的石磨都一样,所以合格率不高,我打的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王石匠强调了这句话好几次,他说这话时微微眯起眼睛,话语里是止不住的骄傲。在勐海易武两地石磨不同尺寸的基础上,他还会根据各个茶厂的需要再进行微调。有时候为了打好石磨,他会去各地的茶厂里实际看一看,“当然啦,我自己说合格不能算合格,要老板说合格才行。”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除了打石磨,王石匠很大部分工作还花在了修石磨上。“有些老板买了石磨不合格,就只能找我修。整个易武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的石磨都是我修的,这个可不是跟你们吹牛。你们可以到处去问。”至于如何发现哪里有问题,他只说用手在石磨弧面一摸,平整弯曲与否就全知道了。勐海、昆明的茶企找不到修石磨的人,也都纷纷跑来找他。“我做的石磨,只要给我出车费,去哪里我都能免费修。别人叫我去修,修一个70块。”去年,光陈升号他就修了208块石磨。


我们特地让他带我们去看看他的工作车间,就在他家对面,简易地搭了一个棚子,墙角处堆了好几堆石磨。一堆是未处理过的石料,一堆是做好的。石磨的花纹有两种,一种是颗粒状,一种是人工刻出的格纹,王石匠说现在的企业更喜欢后者,因为更“生态”,大约是更古朴自然的意思。如果想刻字,很简单,五元一字,标点符号免费。


王石匠递给我们两张他的名片,名字那一栏只有王石匠三个字,每个字都像是被一刀刀刻上去一般,笔锋锐利。或许对他来说,原来的名字并不再那么重要了,石匠这个身份才最终成就了他。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但这并不是王石匠的全部。


年轻时,他从昭通镇雄去到省城昆明,主要生活在昆明东站附近。“我们昭通人的确是凶的,但很团结。我那时候被偷了钱包,我兄弟一个小时后就找回来了。在东站那一片,我虽然不是第一,第二还是排得上的。说实话,二十多年前,要是遇上你们这样的小姑娘,肯定是要被我「敲」的。”我不知道他说的是「敲诈」的「敲」还是「敲打」的「敲」,他在那一瞬间展现出的狠劲,坦诚地令人害怕,但下一秒他又噗地笑出了声,分不清是不是在开玩笑。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后来王石匠做工程,亏了本之后被朋友介绍到易武这边来,刮风寨的桥就是他的作品之一。作为一个外乡人,即使来到易武已有二十年,言谈间他依然流露出作为外来人的无奈:“赚钱的事轮不到我们外地人。我这个人说话太直,赚不了钱。”


王石匠以前会在门口挂个牌子,现在也不挂了,“认识的找我,我就打石磨给他们,不认识的我就不打了。” 从第一块石磨到现在,他已经打了快两千块石磨,这其中最远的销往了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


我们走之前,听说我们是来参加易武斗茶会,王石匠说他家里还存着前几年陈怀远定做的一块石磨,交了400元定金,至今还没被拿走。前一天,我们还在勐腊老茶号复兴论坛上遇见了陈怀远先生。只有历史、缺少影像的易武,茶号、制茶工序被遗忘的易武,通过他的相机才有了完整的记录。从一堆蒙上了灰的石磨中,王石匠翻出了那块石磨,上面写着:易武镇斗茶大会 易武贡茶天下共享。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陈怀远先生在走访时老茶号时时常遇见老乡搬出家中石磨和他一起合照。老宅易逝,每年茶乡都有全新的面貌,在拆与建之间,这些顽固的老石磨都成了传家之宝。石磨如今虽常见,但由外乡人王石匠一点点打磨出的石磨,多少年后,不知道会不会成为新的传家之宝。


END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出品人:周重林


主编:杨静茜


编辑:杨春 赵娟 陈朦 罗安然


美编:王天华 熊雄


运营:猫猫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这个昭通人,把石磨从易武卖到了韩国


微信号:


1273545925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